書種分類 > 世界,中國文學 / 文學雜誌 / 文學理論研究 |
 |
[ 上一頁 ] 4 5 6 7 8 9 10 11 [ 下一頁 ] 50頁 之 第 8 頁 (共 497 筆記錄)
|
|
|
|
《我有關聲譽、財富和權勢的簡單思索》
內容簡介 |
: |
|
聲譽、財富和權勢
現實人生的三朵雨雲
究竟哪一個離地(所謂幸福)最近?
17萬字「小冊子」,談作為一個人的抉擇、辨識與理解
聲譽、財富、權勢——命盤上熠熠發亮的三個點(科、祿、權),到底是怎麼運作的?
我們生活中、生命裡總會有一些不好這麼混下去的特殊時刻、特殊問題(我近年來很喜歡、很有感於這句國王新衣也似的坦白話語:「台灣真的打算一直這樣混下去嗎?」),總會碰到非認真一點不可的問題,總也有需要弄得更清楚的時候。
聲譽只是一根繩子。我真正關懷的其實只是聲譽,想弄清楚的也只是聲譽這東西如今的模樣和處境而已——由財富統治的世界、和由權勢統治的世界,哪一個是聲譽比較困難的當下處境?
人仍然得老老實實的奮力辨識、選擇、決定,一次又一次的,想出好東西並說出來,給做對事的人鼓掌或至少微笑,每隔一陣子買本寫得很好很認真的書云云。
放棄選擇不會是答案,事實上,放棄選擇的結果並不是不選擇,也無法避免錯誤發生(只是避免了責任而已)。如今,我們真正該稍微憂心的是另一種錯誤及其危險,這才是我們當下的真正處境──人放棄辨識,其結果當然只是把選擇憑空交出去而已,有不戰而降的味道,由一般的、既定的、流俗的主流意見接手,這才真正是加入了、強化了霸權(儘管有你沒你一個微不足道),人成為「集體專制」(小彌爾用語)的一部分、一個原子。
本書特色
一本在後聲譽時代洞察秋毫、拳拳到位的箴言。
閱讀與辨識--理解「當代社會」真實處境的途徑。
|
|
作 者 |
: |
唐諾 |
系 列 |
: |
華文創作-散文 |
出版 社 |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 |
2018年10月18日 |
書 度 |
: |
17 x 23 cm |
頁 數 |
: |
344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6-387-241-2 |
書 價 |
: |
HK$119 |
返回頁首 |
|
|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第182期--余英時回憶錄》
內容簡介 |
: |
|
公認融會「中國歷史、思想、政治與文化」的學術泰斗,
並獲譽為當代知識人典範的余英時教授,
近一年多來,陸續在香港刊物披露回憶錄──
〈安徽潛山的鄉村生活〉、〈共產主義與抗日戰爭〉、
〈中正大學和燕京大學〉、〈香港與新亞書院〉。
最新完成的篇章〈美國哈佛大學時期〉,
本刊非常榮幸,取得獨家發表的機會,
藉用華人文化圈流傳的贊詞,
「在沒有胡適的年代裡,至少我們還有余英時」,
或足以略表我們此刻心情的敬慎和欣悅。
余英時教授的嫡傳門生、私淑後輩,
亦紛紛執筆共襄盛舉,
包括王汎森院士、朱敬一院士、
周婉窈教授、陳弱水教授、黃進興院士,
以及旅居美國的報導文學、散文兼評論家蘇曉康先生,
除問學師承之外,且也述說他們各自與
余教授私下家常往來的軼事逸聞,
頗有《論語》古風,活潑、隽永又溫馨。
編輯人兼作家廖志峯,剛剛九月中下旬,
飛越重洋,親至普林斯頓余府專訪,
攜回第一手報導跟攝影照片,
他掩不住興奮,聲稱這段路程是
「走了近三十年的朝聖之旅」,
可謂道盡了編輯同行的執著跟喜願。
〈美國哈佛大學時期〉分上下兩輯,
本刊十月號、十一月號發表後,
將收入允晨出版新書《余英時回憶錄》。
|
|
作 者 |
: |
印刻文學生活誌 |
系 列 |
: |
文學雜誌 |
出版 社 |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 |
2018年10月 |
書 度 |
: |
21 X 28 cm |
頁 數 |
: |
184頁 |
釘 裝 |
: |
平膠裝 |
國際書號 |
: |
9771728929003 |
書 價 |
: |
HK$79 |
返回頁首 |
|
|
|
|
《計程車司機》
內容簡介 |
: |
|
•服用注意:本書乃一本萬利百憂解,居家旅行必備含笑散
駱以軍與小黃問匠一千零一次的奇異相逢
小說家使出激光電波等級的唬爛大法
卻頻頻招致生平最強敵手的逆襲
他們遊走胡鬧星系,閒逛耍廢大街
每一次啟程,每一次歸來
每一次看似無聊荒誕的日常
都是不可思議的歡樂加成
他在路邊搭上萬中選一的小黃,旋即闢出宇宙級的霹靂拉咧擂臺
狹小的空間,浩瀚的星系,千奇百怪的人生
竟在無數的繁星飛瀑涓流瞬變的時空,剛好遇見你
每一個人,都在各自的星球上,那麼努力生活著,儘管有時衰了點,有時頹了點,但腳都踩在油門上
他們是計程車司機、超商櫃檯店員、彩券行小姐、小旅館服務生、按摩店阿姨、萍水相逢的旅人、兜售玉石的年輕人……
誤上奇幻小黃的無聊男子,其實有著屬於自己的猛爆級廢材星系
這裡沒有帶刺的玫瑰,只有買不完的聖杯(假青花瓷),看不膩的石頭(像我這樣的一個買家?)和說不完的出乎意料的逆襲。
他和兩個坐擁高段吐槽級數的兒子、三隻深愛主人卻又經常闖禍的小狗,以及家人、老哥們之間的嬉笑怒罵惡搞撒嬌,讓每一段平凡的日常都熠熠綻光。
他說:
我們是經歷過二十世紀最後一天的那幸運的人類
我們那麼脆弱
我們那麼孤單
我們在只有自己的夜街上
兩眼閃閃發光,夢像啤酒杯上面表面張力的漲滿
學著牛仔掏槍的動作,幻想自己在拳擊場踩著腳步跳躍
或以為自己做出喬丹從罰球線起跳
鳥類展翅飛行的姿勢
我們一起經歷過那麼多事
我們那麼渺小
我們拿著回憶柴房裡,那麼多那麼多可以點燃篝火,照出搖晃陰影的樹枝
不知如何是好
我們只是一顆短暫將被蒸發的晨露
我們應該更好一點
|
|
作 者 |
: |
駱以軍 |
系 列 |
: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散文 |
出版 社 |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 |
2018年10月5日 |
書 度 |
: |
14.8x21x1.8cm |
頁 數 |
: |
352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63872573 |
書 價 |
: |
HK$119 |
返回頁首 |
|
|
|
|
《純真的擔憂》
內容簡介 |
: |
|
駱以軍最溫柔的一本書,記憶一個不斷失去的時代。
他的時間不屬於你,但你必須保護他。
這些隱密的時刻,對他人來說多麼不重要,在你心中卻如指針在鐘面上那麼清晰喀搭聲響。
我們都活在失落之城裡,努力想把自己修復回來。
在這光速演化瞬燃又寂滅的世間,眼前流洗過的一切,都注定奔向空無嗎?樹葉的光影中翻動的「碎時光」裡,小說家任意垂下一縷鑲上時差的棉線,勾撈出一顆顆如冰糖般凹凸結晶的故事雛形:那些雜沓老舊之街、煙花迷離之物、層次繁複的幽香,栩栩如生封存於記憶的淨瓶中,均是如實存在的生命樣態。
與歪斜抵抗的,在傷害扭曲間倖存的,身體如極限運動般耗損後的修補,向無有之處提取借貸的種種,年輕時光的純真的擔憂,以及創作路上的焚燒,貪戀,踩踏吞食無數壞毀之境的自傷。明亮又閃滅的花火,迴旋飛行的姿態,夢裡尋夢的憾恨、哀逝,吞食過又吐哺出的世界的變形記,這些都存在著,比創作出它們,或正要創作它們的主人,與創作無關的世代資源尖銳對峙,其實要更柔慈的混淌在一塊。
我們活在這城市裡,終會失魂落魄的沿途丟失重要的東西,它或是以玷汙的形式,或是以不那麼醜惡的形式,或是,當你開始回憶、回想它們時,那些東西早已遺棄很久很久了。--駱以軍
|
|
作 者 |
: |
駱以軍 |
系 列 |
: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散文 |
出版 社 |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 |
2018年10月5日 |
書 度 |
: |
12.8x18x2.3cm |
頁 數 |
: |
336 |
釘 裝 |
: |
精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63872566 |
書 價 |
: |
HK$109 |
返回頁首 |
|
|
|
|
《無端歡喜》
內容簡介 |
: |
|
所有的事情看似很輕,是因為她承受過太多生命的重……
我的前半生和現在就如同兩個完全不同的影子,
它們卻硬生生地重合在了一起。
二○一五年,出身農村的余秀華以《搖搖晃晃的人間》突然走到大眾面前,這三年間關於她的討論似乎從未斷過。
成名後,她稱自己開始進入有些「莫名其妙」的生活——每過一段時間就要出去和一些莫名其妙的人一起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成名後所帶來的「困惑」,也一直如影隨形。
《無端歡喜》正是她在這三年間斷斷續續所寫成的成果。散文的寫作夾雜在詩歌的寫作中,是她由日常生活看開而引發的諸多感觸,是她一貫喜歡思考的如孤獨、愛情、命運、死亡等話題。
在身體與靈魂的縫隙間,那些日常生活中的不安,靈魂的動蕩,那些看得見的、看不見的痛苦與喜悅,她寫得用心用力。這些,全是其詩歌的註腳;而那些,曾經熟悉的一切,起伏的麥浪、門前的水塘、屋後的樹林,卻已不復存在……
我們在一次次跋涉裡不知道自己的去向,後來也忘記自己的來處,
但是去向和來處都還在,它們不會丟失,只差一個轉身的看見。
「無端歡喜就是告訴自己無論什麼時候都要高興,快樂就叫歡喜,但是歡喜是高於快樂的。」──余秀華
|
|
作 者 |
: |
余秀華 |
系 列 |
: |
華文創作、散文 |
出版 社 |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 |
2018年9月25日 |
書 度 |
: |
14.8 cm x 21 cm |
頁 數 |
: |
328 |
釘 裝 |
: |
平膠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63872559 |
書 價 |
: |
HK$109 |
返回頁首 |
|
|
|
|
《新手作家求生指南》
內容簡介 |
: |
|
文學大夢值得我們賣命嗎?或是活生生餓死?
我們相信,文字是某些人的救贖
──可是值得為它犧牲一切嗎?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文章,儘管有些文章明顯特別不完美。但我後來才明白,如果花時間繼續寫下去,缺點多大,優點就有多大──如果真能看見這缺點,並願意背負這個缺點走得那麼遠的話。」
作家可以靠寫作維生嗎?出了書算是作家嗎?
文學獎是否太老派?要去演講嗎?
版稅有多少?信用卡屢次審核不過?
所謂文壇新秀後來去哪了?
如果你或家人喜歡寫作怎麼辦,這輩子是否沒救了?
作者踏上不歸路,從熱血的文學少女,到親身嘗試以文字維生的諸多可能性,遇過各式疑難雜症,為了求生,不得不紀錄身邊發生過的的光怪陸離……
•合約是照妖鏡。(因為沒有工會)
•到底要不要參加文學獎?(看個人需求)
•關於開價要注意的是……(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不當作家的話,還有哪些選擇?(預先想好退路)
•如何面對新書分享會?(殘忍的事之一)
•現在專職寫作的收入?(殘忍的事之二)
•到底要不要開外掛?(收入來源之一)
•不寫之後該怎辦?(不管有沒有成名都需要思考)
「寫作固然不輕鬆,但這個社會難道有什麼輕鬆的工作嗎?如果有,我現在就去做!」
「市場在哪裡?『市場』、『社會』是我走在路上會碰到的東西嗎?」
2018年9月 雇主的教育不能等,自己的雇主自己訓練。
|
|
作 者 |
: |
陳又津 |
系 列 |
: |
華文創作、散文 |
出版 社 |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 |
2018年9月21日 |
書 度 |
: |
14.8 cm x 21 cm |
頁 數 |
: |
208 |
釘 裝 |
: |
平膠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63872542 |
書 價 |
: |
HK$109 |
返回頁首 |
|
|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第181期--我的文學•我的生活》
內容簡介 |
: |
|
文學,可以很私密,很神祕,很甜蜜。
在萋萋校園、琅琅課堂,
在不斷叩問生命的過程中,
他們是「字遊的人」,承受文學引領,
並以文學引領他人的高中教師。
四十二位高中教師,
執守台灣東南西北、城鄉市鎮,
授業之餘,亦勉力寫作。
全員集合,他們相聚於
本期印刻文學生活誌慶祝創刊十五週年專號,
娓娓訴說「課堂的修煉」、「環境的省思」,
侃侃談語「角色與品味」、「隨興自畫像」。
文學,如何讀解?
他們結伴同學出入詩文天地,共享交會光亮。
文學,如何探看?
學校的風氣、家庭的氛圍,乃至整個社會的時尚……
文學,如何測度?
肩負傳承與發掘,他們怎樣去施展、實踐?
文學,如何抒懷?
瀟灑率性的隨筆,真情披露繽紛的才與情。
最後,「青春的愁喜」,
八名高校生,回音響和,顯現淡麗又冷豔的文青身影。
|
|
作 者 |
: |
印刻文學生活誌 |
系 列 |
: |
文學雜誌 |
出版 社 |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 |
2018年9月 |
書 度 |
: |
21 X 28 cm |
頁 數 |
: |
184頁 |
釘 裝 |
: |
平膠裝 |
國際書號 |
: |
9771728929003 |
書 價 |
: |
HK$79 |
返回頁首 |
|
|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第180期--太平洋的孩子 胡德夫》
內容簡介 |
: |
|
胡德夫,兼具卑南族、排灣族血統,
排灣族名Parangalan,
簡稱Oraara、Ara,意為高貴。
又暱稱Kimbo。
據聞在他小時候,台東大武山的部落,
有個稱號Kimbu的男子,
精通山狩海獵,以及唱歌舞蹈,
是孩童心目中的英雄。
因為崇慕Kimbu的緣故,遂挪借英雄稱號,
自我期許,轉音英文名Kimbo。
他,獲媒體譽為「台灣民歌之父」、「台灣原住民運動先驅」。
甚至許許多多,來自文化界由衷的讚美
「台灣最美麗的聲音」、「深沉的大風箱」、
「台灣最動人的呼喚」、「讓我看見所謂的『靈魂解放』」
「誠實有魂魄,召喚我們失去的山林河川,遺忘的海與天空
……
本期的封面專輯,最令人驚豔的是,
胡德夫親筆抒寫「我的歌路與心路」,
三合一縷述,作曲、填詞及創作的緣起,
讓我們見識到動人的
歌聲琴音之餘韻的,動人的內涵故事。
並有,楊澤與胡德夫的精采對談,
詩歌彼此和鳴、互相響應,
迸出少為人知的雋永且幽默的火花。
還有,可說是胡德夫同族昆弟的孫大川,
綿綿絮說「叛逆又豪放的哥哥」。
另外,利格拉樂.阿𡡅、李明璁、
張鐵志、董恕明、馬翊航,等等後輩知音,
各從個人的生命經驗內省返溯,
或受歌聲召喚,或受行動啟發,
交織成一幅幅覺醒、成長的斑斕篇章。
|
|
作 者 |
: |
印刻文學生活誌 |
系 列 |
: |
文學 |
出版 社 |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 |
2018年8月 |
書 度 |
: |
21 X 28 cm |
頁 數 |
: |
184 |
釘 裝 |
: |
平膠裝 |
國際書號 |
: |
9771728929003 |
書 價 |
: |
HK$79 |
返回頁首 |
|
|
|
|
《文字狂想曲》
內容簡介 |
: |
|
本書收錄林溢欣及學術團隊的狂想散文超過150篇,自2014年《藝文青》創刊,以文學雜誌開闢介乎純文學與俗文學的書寫路線,作為與學生、讀者的連結樞紐。由於《藝文青》編輯大都主修中文,因此雜誌每期設一主題,由林溢欣及編輯團隊每人寫數百字,既可以一抒己見,又是展示文筆的機會。從此雜誌歷經改革、多次改版,Elite’s狂想這部分依然得以保存。四年過後,累積了不同的主題,遍及愛情、學習、娛樂等等不同領域,終集結成書。
|
|
作 者 |
: |
林溢欣及學術團隊 |
系 列 |
: |
散文/勵志/流行文學 |
出版 社 |
: |
藝文青 |
出版日期 |
: |
2018年7月 |
書 度 |
: |
14cm x 21cm |
頁 數 |
: |
200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8-78983-6-8 |
書 價 |
: |
HK$98 |
返回頁首 |
|
|
|
|
《壞掉的愛情》
內容簡介 |
: |
|
曾經祈求過,邱比特能贈我們一支堅貞不朽的穿心箭。到韶華漸去,花期錯失,就不再是那回事。
剛強的鐵會鏽,悅目的花會爛,人生就是一個壞掉的過程。凡間百姓景仰的不壞之身,純屬偽善的愛情雕塑,伸手一碰,如蜃樓散滅。
本書是香港小說家及專欄作家紅眼的第一本愛情小說集。收錄歷年於《字花》、《君子雜誌》、《藝文青》等雜誌上發表,及部分未發表的短篇愛情小說 13 篇。從香港到台灣,從90年代的童年到今日三十而立,不同時代,不同地點,都會遇到幾個跟你錯身而過的人,總覺得似曾相識,是上一段關係的延續。
能擁抱的,是願意裸身捨命的殘軀。那些壞掉的人和瑣碎小事,跟你一起細數餘生還有多少可以揮霍。
|
|
作 者 |
: |
紅眼 |
系 列 |
: |
小說/流行文學 |
出版 社 |
: |
藝文青 |
出版日期 |
: |
2018年7月 |
書 度 |
: |
14cm x 21 cm |
頁 數 |
: |
200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8-78983-4-4 |
書 價 |
: |
HK$98 |
返回頁首 |
|
|
[ 上一頁 ] 4 5 6 7 8 9 10 11 [ 下一頁 ] 50頁 之 第 8 頁 (共 497 筆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