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種分類 > 醫藥衛生 / 食療 / 保健
|
 |
[ 上一頁 ] 5 6 7 8 9 10 11 12 [ 下一頁 ] 34頁 之 第 9 頁 (共 339 筆記錄)
|
|
|
|
《解剖列車:針對徒手及動作治療師的肌筋膜筋線(第三版)》
內容簡介 |
: |
|
不管是運動傷害的痼疾,辦公久坐的勞損
乃不良姿勢造成的肌筋膜疼痛
全球專業徒手與運動治療師風靡的肌筋膜/運動解剖書
在這最新版的暢銷書中加入了網路影片和直播,協助您拓展對整體性功能模式的視野與應用。
甚麼是解剖列車?
傳統解剖學專注於單一肌肉端點和骨骼之間的附著處,解剖列車則將我們的視野擴展到肌筋膜力線的傳導和功能,包含正常和異常等狀況。換句話說,張力傳遞線的中斷,可能源自於身體遠處的受損或疼痛。
書中清楚地解釋了人體筋膜網絡中所形成的肌筋膜經線,及其廣泛的功能整合連續性。不論是人體的穩定度、牽張力、扭力、鎖定、抗力、姿勢性代償等,都是經由這些經線而傳遞的。根據書中的經線按圖索驥,徒手與動作治療師們便能獲得許多新穎而全面的治療策略,藉此恢復並加強個案的姿勢與動作功能。
對於臨床工作者們,本書有下列優點:
不論您的專長為何,都能運用解剖列車的概念。一旦熟悉了解剖列車的結構,您便能輕易地將這些經線納入評估和治療技巧內,運用於改善動作的各種療法與教學之中。
本理論提供對肌肉骨骼解剖學強而有力的「三度空間感」,並協助您了解日常功能的全身性代償型態。
本理論解釋了臨床上某些疼痛問題與身體遠端無症狀之處的關聯性,提供您嶄新的治療策略。
|
|
作 者 |
: |
ThomasW. Myers |
系 列 |
: |
專業/教科書 > 醫藥衛生類 > 醫藥 |
出版 社 |
: |
愛思唯爾 |
出版日期 |
: |
2016年7月 |
書 度 |
: |
21 cm x 28.5 cm |
頁 數 |
: |
332頁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65666910 |
書 價 |
: |
HK$383 |
返回頁首 |
|
|
|
|
《踝關節攣縮的評估與運動治療》
內容簡介 |
: |
|
∼銷量超過5萬本的日本運動與醫學出版社臨床系列∼
本系列作的作者全都是日本榜上有名的「臨床治療師」,
專門介紹物理治療師、復健師與骨科醫師臨床派得上用場的專業內容。
【本書特色】
◎ 骨骼肌肉系統功能性解剖學研究所的所長──林典雄教授專業監修!
◎ 上百張清楚示範影像、解剖圖、清晰超影波影像,搭配影片一本了解踝關節全貌!
◎ 以解剖學、運動學與臨床說明踝關節【攣縮的基礎知識】、【功能性解剖】、【腫脹管理】、【底屈與背屈的評估治療】!
人的一生大約會走19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4圈的距離,
而這每一步都會對足部施加體重1.25倍的衝擊;
不僅如此,站立於不平整地面、蹲踞或跪坐等動作,
都需要足部有足夠的靈活性才能達成,
因此足部有著許多骨頭形成的關節、韌帶與肌肉等軟組織協調運作。
由此可見,若足部出現【攣縮】而使可動範圍受限,
將造成生活中出現多大的困難。
在骨骼肌肉系統功能性解剖學領域中,
【踝關節攣縮】是一個常見又具挑戰性的問題,
若得不到及時治療,往往會引發疼痛、腫脹等。
《踝關節攣縮的評估與運動治療》全書共6大章節,
系統化依序介紹踝關節的
【功能】、【腫脹管理】、【攣縮產生的疼痛評估】、【底屈與背屈的評估治療】;
不僅解說容易理解,還附上豐富的影像、解剖圖,
且不同於系列作的其他作品,還加入了眾多高畫質【超音波影像】,
搭配實際病例觀看影片,有助於更快理解與掌握複雜的踝關節問題。
關節攣縮如能及早治療,就能避免活動度與肌力下降等危害,
本書將會是協助復健師等臨床觸診人員熟知解剖學和運動學之外,
還能正確觸診與關節操作的案頭書。
|
|
作 者 |
: |
村野勇、林典雄(監修) |
系 列 |
: |
醫療保健 > 運動健康 > 筋膜/復健/物理治療 |
出版 社 |
: |
楓葉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 |
2024年9月 |
書 度 |
: |
25.7 cm x 19 cm |
頁 數 |
: |
284頁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63707097 |
書 價 |
: |
HK$297 |
返回頁首 |
|
|
|
|
《快速甩掉「內臟脂肪」和「皮下脂肪」!》
內容簡介 |
: |
|
∼看著不胖≠身體健康∼
從運動、飲食到生活習慣,
1天3分鐘讓你輕鬆擺脫雙重脂肪!
【本書特色】
◎ 瞭解「肥胖」真正的定義,全面解析容易引發疾病的3大體脂肪!
◎ 10招超輕鬆又快速的「燃燒雙重脂肪術」,真人示範圖更快掌握!
◎ 搭配「池谷式飲食密技」和良好生活習慣,讓你放心吃也能甩掉惱人脂肪!
你還在以體重計上的數字判定自己是否肥胖嗎?
「肥胖」指的是累積過多體脂肪的狀態,
可以分為2大類型:
1. 西洋梨型肥胖
屬於皮下脂肪型肥胖,脂肪會囤積在全身上下,包含腹部、臀部、上臂和大腿等地方,女性較容易囤積這類。
2. 蘋果型肥胖
屬於內臟脂肪型肥胖,脂肪只會囤積在腹部,男性較容易囤積這類。
現代人的生活方式,
普遍充斥著高熱量食品、久坐不動的工作環境,
這些都是造成體脂肪積聚的原因;
而且人過了20歲後,增加的體重大多是脂肪的重量。
脂肪過多的肥胖,容易引發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代謝症候群、失智症⋯⋯等各種疾病;
不僅如此,還會使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中,導致快速老化。
不過不用擔心!
《快速甩掉「內臟脂肪」和「皮下脂肪」!》要教你的甩脂方法輕鬆又快速,
只要【1天3分鐘】實施【燃燒雙重脂肪術】,
躺著、坐著都能減少難纏的體脂肪!
作者還公開了【池谷式飲食密技】,
只要掌握「用餐順序」、「不易發福的黃金時段」,
想吃漢堡、牛丼等大餐也不再有心理負擔!
身體的健康與心理也息息相關,
每天早晚以正確的心態、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也有助於打造易瘦體質,慢慢甩掉體脂肪!
跟隨名醫池谷敏郎的指導,
讓你60歲也能維持體脂率10%,
一起邁向健康與活力的生活新境界!
|
|
作 者 |
: |
池谷敏郎 |
系 列 |
: |
醫療保健 > 疾病百科 > 膽固醇/血壓血脂 |
出版 社 |
: |
楓葉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 |
2024年9月 |
書 度 |
: |
21 cm x 14.8 cm |
頁 數 |
: |
127頁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63707073 |
書 價 |
: |
HK$109 |
返回頁首 |
|
|
|
|
《失落童年——在精神科診室重生》
內容簡介 |
: |
|
失常與脫序,會隨着成長慢慢治好?
即使治好了,童年還能重來一遍嗎?
曾經的孩子,可能有着一個不愉快、不完整的童年;默默帶着精神疾病長大,但在腦海潛伏的傷痕繼續束縛往後的人生。
現在的兒童,要面對的精神壓力,或許遠比想像多;六歲就要到精神科求診,是社會問題?是學校問題?還是家庭問題?
失控襲擊路人的少女、有反社會人格徵兆的少年犯、想殺死孩子的新手媽媽、患上罕見「轉化症」的中學生……
精神科權威何美怡醫生以八宗改編自真實個案的故事為切入點,講述兒童面對家庭離異、教養問題、學業競爭、同儕欺凌、遭受性侵等高危成長環境下的精神健康挑戰。何醫生記錄了與病人的對談和幫助他們康復的過程,帶領讀者深入了解精神病的成因和各種面貌,還見證着這些孩子如何一個一個重生。
精神科診室不過是社會的一角,故事的主角都只是平凡人,甚至在你我身邊——
「我希望這本書只是整個社會關注兒童精神健康的一部分,直到有一天,所有兒童都能夠健康成長。」
|
|
作 者 |
: |
何美怡醫生 |
系 列 |
: |
知識 / 心理 |
出版 社 |
: |
明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 |
2024年7月 |
書 度 |
: |
21 cm x 17 cm |
頁 數 |
: |
192頁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88829415 |
書 價 |
: |
HK$98 |
返回頁首 |
|
|
|
|
《兒難雜症》
內容簡介 |
: |
|
•為什麼寶寶會突然手腳抽搐一兩下?難道是癲癇?
•小孩經常半夜在睡夢中大吵大鬧,還對人拳打腳踢,但醒後卻毫無印象,是「撞邪」嗎?
•聽說有「聰明藥」可助小朋友變得聰明,並提升專注力,令考試成績更好,是否每個孩子也可以服用?
•聽說有治療濕疹的針可以打?是疫苗嗎?
無論是富經驗的爸媽,還是新手父母,你是否曾經在陪伴寶寶成長的過程中遇到種種疑難呢?
本書涵蓋初生嬰兒至兒童的身心發展成長,以至常見過敏疾病等方面的各種問題,匯集了匯兒兒科醫生團隊的專業解答。此外,更會揭開一些一直被家長們誤解,為他們帶來困擾的兒童常見「疾病」的神秘面紗。
一本書將你的憂慮通通擊退!
1. 本書由兒科專科醫生及精神科專科醫生撰寫,以專業的醫學角度為家長解答各種有關嬰幼兒和兒童成長常見的疑問,幫助父母消除憂慮。
2. 書中內容以問答的方式呈現,代入父母的角度詢問,並簡明扼要地解答問題,讓讀者能快速掌握自己所需的醫學資訊。
|
|
作 者 |
: |
匯兒兒科醫生團隊 |
系 列 |
: |
保健 / 親子 |
出版 社 |
: |
明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 |
2024年7月 |
書 度 |
: |
21 cm x 17 cm |
頁 數 |
: |
168頁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88829354 |
書 價 |
: |
HK$128 |
返回頁首 |
|
|
|
|
《健身營養指南》
內容簡介 |
: |
|
一個具營養、配合自身需要的飲食習慣,助你在增肌減脂路上事半功倍。
到健身室的你,不論期望塑造理想身型、擁有健康狀態,抑或改善運動表現,要著重的不只是訓練課表的安排,還必須留意營養攝取和時機。兩者相輔相成,方能提升訓練效果,達致最佳表現及體態。
本書分四章,身為資深註冊營養師兼運動教練的作者先以營養學的基本概念作引子,再探討蛋白質及各種營養素的攝取如何影響增肌減脂,逐一分析過程中的常見難題,以及長遠而言如何藉此維持健康理想的體魄。日常飲食以外,亦提及到當有需要時如何從市面上林林總總的運動補充劑中挑選適合自己的一種。書中内容輔以本地及外國科學研究,穿插作者工作上遇到的實例,務求令讀者更容易掌握關鍵概念。書末更附逾600種香港常見外出飲食之卡路里及巨量營養素含量列表,助讀者飲食前細思慎選。
增肌減脂從來不是短暫飲食和運動習慣的改變,而是長期生活模式的轉變。作者以科學為基礎一一解構現今繁雜資訊,破解迷思,務求從多角度協助讀者增強訓練效果,邁向理想目標。
|
|
作 者 |
: |
曾熙JACLYN TSANG |
系 列 |
: |
健身 / 營養學 / 飲食 |
出版 社 |
: |
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 |
2024年7月 |
書 度 |
: |
16.5 cm x 22 cm |
頁 數 |
: |
296頁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88789344 |
書 價 |
: |
HK$158 |
返回頁首 |
|
|
|
|
《血案3之踏血尋源》
內容簡介 |
: |
|
提起某些歷史人物或事件,我們或褒或貶。當撇除這些評價,聚焦他們的死因或疾病緣起,可能發現血液都在背後擔當不同的角色。在「患病」和「死亡」之前,他們的血液裡也有一段段故事;我們甚至可以借追溯血液異變,循另一途徑解讀疑雲滿佈的歷史。
● 是甚麼掏空了羅斯福夫人的骨髓?
● 才華滿溢的蘇軾,也不敵血液疾病?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國與國之間的援助除了武器之外,還有血液?
● 畫壇巨匠梵高的精神錯亂亦可能與血液有關?
《血案》系列來到第三集,繼續與讀者一同「踏血尋源」,借助血液學知識尋找影響歷史走向的源頭。
作者同系列作品
《血案——歷史中的血液學個案》獲第四屆香港出版雙年獎生活及科普類「出版獎」、第二十屆「十本好讀」「中學生最愛書籍」第三位;而另一系列著作《血液狂想曲1——走進血液的世界》獲選為第十八屆「十本好讀」「中學生最愛書籍」第七位。
|
|
作 者 |
: |
史丹福 |
系 列 |
: |
醫學 / 血液學 / 科普 |
出版 社 |
: |
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 |
2024年7月 |
書 度 |
: |
15 cm x 21 cm |
頁 數 |
: |
256頁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88789351 |
書 價 |
: |
HK$138 |
返回頁首 |
|
|
|
|
《為自殺把脈(再版)》
內容簡介 |
: |
|
自殺,古已有之。人既會自殺,也會殺人。早在有文字紀錄前,已經出現部族間戰爭,不單在戰場上殺人,也殺戰俘祭祀、強迫人殉。自殺與殺人,都可以是人性的一部分,並不完全是現代病態社會的副產品。
千百年來轉變的,不是自殺本身,只是如何理解自殺。一百年前,自涂爾幹的啟蒙,由社會秩序與個人聯繫來理解自殺開始,走到精神醫學、腦神經科學,到遺傳學來解釋自殺。
《為自殺把脈》就是透過醫學的鏡片看自殺現象。醫學鏡片有它的盲點與局限,理解自殺,也不可能只有一個視點。知識浩瀚,書永遠讀不完,對生命的體會,也是無休止的樂章,今天雄辯滔滔的「真相」,明天可能不值一哂。
但凡事總有開始的第一步,《為自殺把脈》就是這一步的註腳。
是書初版於2008年出版。作者何定邦醫生由自殺的歷史開始,談到與自殺相關的因素、情境、發展趨勢,以至處理方法。在「自殺」這個概念及行為,不同持份者,包括事主、其親友、不同領域的專家,也許抱持不同的觀點。
在解釋「為何人會自殺」上至今仍未有一個清楚確切的答案。雖無定案,但這個不難在身邊發現的現象仍有認識的價值及必要。
透過此書,讀者可逐一接觸各範疇的資訊,串連自殺的線索,梳理脈絡,為自殺把脈。
|
|
作 者 |
: |
何定邦醫生 |
系 列 |
: |
精神醫學 / 醫療保健 / 心理治療 |
出版 社 |
: |
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 |
2024年7月 |
書 度 |
: |
15 cm x 21 cm |
頁 數 |
: |
248頁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88789313 |
書 價 |
: |
HK$128 |
返回頁首 |
|
|
|
|
《KAMMIE控糖筆記∼簡易Meal Plan 48計》
內容簡介 |
: |
|
YouTube熱門影片《對付糖尿從早餐開始》,
總瀏覽量逾200萬人次!
「糖尿天使」余雁薇Kammie三度出書!
不慌糖,愈吃愈健康,
生活享受,就是這麼簡單!
Kammie為一眾糖友貼心制定,
早午晚茶點小食全面控糖,
15款早餐 X 18款午餐X 15款晚餐,
任你自由組合,配搭出屬出你的控糖營養餐單。
只要懂得配搭,
糖尿病沒有不可吃的東西,
讓你吃得健康之餘,吃得更開心!
內容節錄︰
.168斷食死亡陷阱
.碳水化合物換算概念
.認識升糖指數GIycemic Index
.代糖的疑惑
.飲湯對血糖的影響
.體重管理對控制血糖的重要
.精明吃甜點的方法
.正確的飲食次序
精采章節︰
Chapter 1︰糖尿病的飲食原則
Chapter 2︰Plate Method對糖友的幫助
Chapter 3︰Plate Method午餐篇
Chapter 4︰Plate Method晚餐篇
Chapter 5︰Plate Method早餐篇
Chapter 6︰Tea & Snack下午茶及小食篇
Chapter 7︰八大出街用餐解糖方案
Chapter 8︰糖友食得開心冷知識
Chapter 9︰附錄∼7日減磅/增磅增肌餐單
|
|
作 者 |
: |
余雁薇 Kammie |
系 列 |
: |
食譜、生活百科 |
出版 社 |
: |
火柴頭工作室 |
出版日期 |
: |
2024年7月 |
書 度 |
: |
21 cm x 15 cm |
頁 數 |
: |
232頁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87051022 |
書 價 |
: |
HK$138 |
返回頁首 |
|
|
|
|
《當值背後》
內容簡介 |
: |
|
上回《醫囑背後》提要,說到內科被稱為「醫院垃圾崗」,今次就來帶大家看看我們的病人究竟是如何出現在內科病房。
其他專科找不到病因、其他專科不處理、急症室認為有可疑的病人,統統都會被收來內科。真正的奇難雜症沒有幾個,真正的內科問題也不多,一番調查後,診斷可以是其他專科的問題,更可以是病人的心病、社會的積患。
平常脾氣再好的醫生,在當值期間也可以和腦退化病患一樣化身狼人。大家可能會問:怎麼醫生好似永遠也不見影、怎麼醫生好似永遠也忙碌、怎麼醫生好似永遠也心情欠佳,大家看一看我們當值的一整夜工作,再想像每星期要這樣當值一兩次,便可能略知一二。
● 「Dr. Who」Facebook專頁超過22,000粉絲支持,近年於《明報》「星期日副刊」定期撰寫專欄
● 前作《醫囑背後》獲選第四屆香港出版雙年獎生活及科普類「出版獎」
● 作者為任職香港公立醫院的內科醫生,全書以Dr. Who在醫院當值一整天的故事作框架,承接前作《醫囑背後》的主題,藉著不同的病人個案講解香港的醫療服務、制度和限制,並加插不同的醫療知識,令讀者產生共鳴的同時,亦可以更加理解醫生或醫院裡不同部門的工作,並消除一些有關醫療服務的誤解,甚至更有效地跟醫務人員溝通和使用本地的醫療服務。
|
|
作 者 |
: |
Dr. Who |
系 列 |
: |
醫學科普 / 醫療教育 / 社會議題 |
出版 社 |
: |
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 |
2024年7月 |
書 度 |
: |
15 cm x 21 cm |
頁 數 |
: |
200 頁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88789306 |
書 價 |
: |
HK$118 |
返回頁首 |
|
|
[ 上一頁 ] 5 6 7 8 9 10 11 12 [ 下一頁 ] 34頁 之 第 9 頁 (共 339 筆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