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種分類 > 科普讀物 |
|
[ 上一頁 ] 5 6 7 8 9 10 11 12 [ 下一頁 ] 28頁 之 第 9 頁 (共 277 筆記錄)
|
|
|
|
《國家地理雜誌 中文版 2022年2月 No.243 聖母院浴火重生》
內容簡介 |
: |
|
巴黎這座最具代表性的大教堂的重建工作,將會保留其源自中世紀的風格,並向19世紀拯救了這座教堂卻一度遭到詆毀的建築師致意。
巴黎聖母院的主體建築逃過了1831年的大火。暴動群眾爬上屋頂,推倒一根巨大的鐵製十字架他們打破彩繪玻璃、劈砍耶穌雕像、砸碎一座聖母像。不過暴動者真正的目標是巴黎大主教――他當時不在教堂內,因此他們洗劫了位於教堂南邊、面對塞納河的主教宮,然後放火燒了這棟建築。
如今主教宮已經不存在,原址停著一臺75公尺高的工程起重機。有一幅畫描繪了1831年2月14日當晚的場景,畫的視角是從塞納河對岸的蒙特貝婁河岸望去。這幅畫是尤金-艾曼紐.維奧萊-勒杜克的作品,13年後,他接下了為期20年的聖母院重建工作。維奧萊-勒杜克目睹群眾暴動時只有17歲,在他潦草的鉛筆素描中,可以看到以簡筆勾勒的激動人群擠滿主教宮,將家具及其他貴重物品往窗外丟、扔進塞納河。當時歷史有六世紀之久的聖母院,矗立在暴動場景的後方。
1980年,當年也是17歲的菲利普.維勒納夫在巴黎大皇宮看了一場關於維奧萊-勒杜克的展覽。他知道自己想成為建築師,但不知道可以專攻歷史建築的領域。如今他是法國35名「首席古蹟建築師」之一,而維奧萊-勒杜克是這個行業最著名的代表。
維勒納夫自2013年起就指揮聖母院的修復工作,而在2019年春天、一場大火將聖母院的屋頂燒毀後,修復工作更是變得異常緊急。建物終於穩固下來;重建工作即將展開。在許多方面,維勒納夫在執行當前任務、同時是他職業生涯中最大的挑戰時,都受到富創造力的前輩維奧萊-勒杜克所啟發。「他發明了古蹟修復,」維勒納夫這麼說:「這在以前並不存在。在過去,主事者會將這些建築修補成他們那個時代的風格。」要不就是不修補,而將它們拆除。……
|
|
系 列 |
: |
科普讀物 |
出版 社 |
: |
大石國際文化 國家地理雜誌 |
出版日期 |
: |
2022年2月1日 |
書 度 |
: |
25.5 cm x 17.5 cm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1608262102433 |
書 價 |
: |
HK$63 |
返回頁首 |
|
|
|
|
《國家地理雜誌 中文版 2022年1月 No.242 用影像回顧這一年》
內容簡介 |
: |
|
這一期《用影像回顧這一年》年度圖輯專刊是《國家地理》第二次以整本1月號雜誌刊登攝影師對剛結束的一年所捕捉到的印象,與2020年第一次的年度圖輯專刊非常不同。 許多人把2020年視為他們歷來最有挑戰的一年: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還有族群與政治的紛爭。到了2021年,問題依然存在,而政治仇恨與氣候危機甚至更加嚴重了。
不過,新冠病毒疫苗、藥物的加速進展以及落實防疫措施,讓病毒傳播稍微獲得控制,人們終於可以逐漸恢復日常生活,如同這一期專刊挑選的一張照片:香港攝影師林亦非拍攝臺北橋上的通勤車潮。 然而,在疫苗難以取得、配送不易、公衛措施難以落實的地方,依然面臨變異病毒的威脅。
當我們瀏覽過《國家地理》2021年影像資料庫中的190萬張照片檔案後,深刻認為我們無法以一張照片來代表2021年,於是我們精選出四張照片,分別彰顯未來必須持續關注的四大問題:新冠肺炎、氣候、衝突、保育。如同右方四個影像所訴說的:乾旱與野火造成的災難、受到威脅的動物亟需援助、在戰火下飽受創傷的婦女,以及印度的醫護人員納吉爾.阿邁德帶著疫苗長途跋涉到偏遠的村落。
邁德與全球醫護人員一樣,走過了艱辛的2021年,然而他沒有停下腳步,繼續幫助需要照顧的人們。邁向2022年,我們必須和他一樣勇敢前行,不放棄任何希望。
|
|
系 列 |
: |
科普讀物 |
出版 社 |
: |
大石國際文化 國家地理雜誌 |
出版日期 |
: |
2022年1月1日 |
書 度 |
: |
25.5 cm x 17.5 cm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1608262102426 |
書 價 |
: |
HK$63 |
返回頁首 |
|
|
|
|
《哈伯寶藏》
內容簡介 |
: |
|
太陽發出的光要八分半鐘才會抵達地球,因此我們看到的太陽是它八分半鐘之前的樣子。同理,往太空愈深處望去,看到的就是愈久以前的太空。哈伯太空望遠鏡能看見太空非常久以前的樣子,包括數百萬、甚至數十億年前的恆星、星雲和星系。
哈伯揭露的宇宙起源和演變歷程,遠超過其他太空望遠鏡。要是沒有哈伯,我們就不可能準確地知道大爆炸發生在將近138億年前,或者大質量黑洞在宇宙中很普遍,或者需要更多證據支持暗物質的存在。2020年4月,這架當代最重要的望遠鏡已經滿30歲,並進入可用年限的最後階段。
哈伯先前已歷經五次太空維護任務,為本書撰寫序言的太空人約翰.格倫斯菲爾德參與了其中三次,今後哈伯將不再接受實體維護,但在停止運作之後,哈伯的遺產仍會長久傳承下去。
本書作者吉姆.貝爾教授是使用哈伯望遠鏡的天文學家,也是頂尖太空攝影專家,他在這本精采的專書中細數哈伯的所有成就,我們會了解哈伯如何拓展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以及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
◎ 以大尺寸高解析畫面呈現歷來最經典的哈伯天體照片
◎ 哈伯帶來的重大發現與後續研究
◎ 使哈伯的建造、維護與升級得以實現的工程技術
◎ 哈伯的下一步,以及繼哈伯之後的太空望遠鏡計畫
|
|
作 者 |
: |
Jim Bell 吉姆.貝爾 |
系 列 |
: |
科普 / 天文 |
出版 社 |
: |
大石國際文化 國家地理雜誌 |
出版日期 |
: |
2021年12月22日 |
書 度 |
: |
27 cm x 23 cm |
頁 數 |
: |
224頁 |
釘 裝 |
: |
精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60693430 |
書 價 |
: |
HK$267 |
返回頁首 |
|
|
|
|
《國家地理雜誌 中文版 2021年12月 No.241 塞倫蓋蒂生存戰》
內容簡介 |
: |
|
【封面故事 塞倫蓋蒂生存戰】
在本期對塞倫蓋蒂的大篇幅報導中,作者彼得.葛溫深入解說了牛羚這種模樣怪異,卻極其重要的動物。牛羚又稱角馬,在大塞倫蓋蒂生態系中的數量達130 萬隻,牠們最引人注目的行為就是每年追逐雨水而進行的大遷徙。這種大規模的動物遷徙實際上是帶動塞倫蓋蒂生命循環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不過令作者驚訝的是,從個體,甚至小群體來看,牛羚似乎十分愚蠢,會做出完全不利於自己與群體的決定,甚至有時整個群體會列隊走向死亡。但是從整個族群或物種的角度,牠們又極其成功,是塞倫蓋蒂最成功的大型哺乳動物。牛羚的這種行為,在人類身上也常常可見。不論在個人的層面或世界局勢,我們都可以觀察到各種非理性、看似反生存的行為與決策。然而就物種而言,人類就像牛羚,似乎生存得極好。
不管是人類或牛羚,如果從物種成員的內部角度來看,什麼是愚蠢自毀的行為,什麼是走向物種興盛的道路,恐怕不是那麼清晰可辨。例如有人認為我們對環境的破壞將導致人類甚至地球生命走向滅絕,有人認為過於恐慌而忽略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是自我傷害的行徑。
近來在網路看到一段心理學家喬丹.彼得森與作家麥可.謝倫伯格的對話。謝倫伯格曾被《時代》雜誌選為「環境英雄」,去年出版了一本暢銷而有爭議性的書《永不啟示錄:為什麼環境警告主義傷害所有人?》。他認為過度強調環境與氣候問題必然導致人類毀滅的主張,不僅忽略了人類長期以來對環境與生存改善的成就、誇張了環境與氣候問題的嚴重程度,更使得我們陷於悲觀情緒,難以對問題採取真正具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他引述大量有力事實,論證十分精闢。近年來因為討論意義、價值與人類深層心理而極受關注的公共知識分子彼得森,則加入了榮格心理學的觀點,分析環境警告主義的問題。
他們的觀點是否正確不是我們在這裡能討論的議題。不過想想牛羚的例子,我們或許可以偶爾停下腳步,反思一下:我們在大遷徙的隊伍裡,到底是屬於愚蠢還是有智慧的那個群體呢?單單是我們有可能是那自以為是、但實際在自我傷害的那個族群,就足以讓人悚然而驚了吧。
|
|
系 列 |
: |
科普讀物 |
出版 社 |
: |
大石國際文化 國家地理雜誌 |
出版日期 |
: |
2021年12月1日 |
書 度 |
: |
25.5 cm x 17.5 cm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1608262102419 |
書 價 |
: |
HK$63 |
返回頁首 |
|
|
|
|
《香港天氣常識及觀測(第二增訂版)》
內容簡介 |
: |
|
有趣而充實的氣象科普讀物,十多年暢銷經典,屢次再版,累積銷量逾萬冊。
因應氣候變化及極端天氣出現,最新版增訂內容,更新照片,並於每章加入專題研究一篇,例如怎樣運用近年興起的天氣APP即時了解天氣狀況、氣候變化對香港的影響等,切合市民大眾對生活環境日益關注的需求。
全書共分四章,由日常生活的天氣現象、原理到天氣觀測的每個細節都有全面而深入的介紹。書中簡化了艱深的物理和數學理論,加插圖片近400張,以及不少數據和圖表輔助說明,讀來饒富趣味,淺白易明。書中提及不少預測天氣的方法和工具,你可以自行推算相對濕度、風寒和酷熱指數等。讀完本書你會了解颱風的命名、天氣圖上各種符號的解釋、雲的分類、龍捲風的分級等。隨著網上資訊開放,你更可參考天文台的雷達圖評估天氣狀況,預測甚麼時候下雨、雨勢有多大等,提早做好準備。
觀測天氣不是艱深的學術知識,而是貼近生活、全球通用的實用常識,令你對地球大氣變化有更透徹的認識,進而了解人類和大自然密不可分的關係。
◎ 出版的經典氣象科普讀物,屢次再版,至今累積銷量逾萬冊。要認識香港天氣,本書是有趣而充實的入門書籍。
◎ 方志剛、袁仲昇皆曾任職香港天文台,方志剛為香港地下天文台台長。
◎ 最新版不但增訂內容和更新照片,每章亦加入專題研究一篇,例如怎樣運用近年興起的天氣APP即時了解天氣狀況等。全書圖片近400張,並附設不少數據和圖表輔助說明,內容豐富,淺白易明
|
|
作 者 |
: |
方志剛 / 袁仲昇 |
系 列 |
: |
科普 / 自然科學 / 生活知識 |
出版 社 |
: |
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 |
2021年12月14日 |
書 度 |
: |
18.4 cm x 26 cm |
頁 數 |
: |
300頁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88484928 |
書 價 |
: |
HK$188 |
返回頁首 |
|
|
|
|
《生活科學大哉問》
內容簡介 |
: |
|
★2020年「全國學校圖書館協議會」選定圖書!★
大人的一日三時科學讀本!
從早晨起床到夜晚入睡,科學的不思議無處不在
【本書特色】
◎日本教育專家、科普雜誌總編輯・左卷健男的全新力作!從每日接觸的科技出發,帶領大人小孩一同貼近日常的科學不思議。
◎全書分為早上・中午・晚上三大篇章,以時間為脈絡,探索一天24小時所能邂逅的43則科學祕辛,再加上10個近在身邊的有趣理科現象!
◎每一則科普知識皆以專欄呈現,搭配豐富圖解,看圖就能讀懂奧妙難解的自然現象!
科學只不過是少數人略懂略懂的高冷知識?
其實你身邊「到處都很科學」!!
・通勤族每天上下班或上學搭乘捷運或火車,一定會經過的「驗票閘門」
・用手機打電話,即使彼此距離遙遠,也能清楚聽到對方的聲音
・大多數的病毒是奈米級的大小,為什麼不織布口罩卻能有效隔絕流感與新冠病毒?
本書是由理科講師、科學啟蒙作家,以及日本科普雜誌《Rika Tan》總編輯率領團隊編著,從近在身旁的科學&科技著手,選輯53則有趣又實用的生活現象,為所有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的大人與小孩解答科技背後的原理與機制。
【早上會遇見的科學】
•「只要一個按鈕,他會沖去你所有煩憂」,馬桶是運用什麼原理沖掉尿尿與便便?
•只要對著手機講:「嘿Siri,今天天氣如何?」就能立即獲得天氣資訊,簡直就像貼身管家。
但你是否想過,這些智慧型語音助理是如何聽懂我們所說的語言呢?
【中午會遇見的科學】
•你有沒有想過,假設電梯忽然墜落,只要在落地的前一刻人體是在空中,理應就不會受到強烈撞擊而死掉。可是人有辦法辦到嗎?
•中午出外買便當,日正當頭幾乎睜不開眼睛,這時你發現同事戴的全視線鏡片會自動變色來濾光。這種號稱智慧型的鏡片,究竟具備什麼樣的感應功能?
【晚上會遇見的科學】
•廚房家電百百種,你是否使用過「蒸氣水波烤爐」這種新型烤箱呢?傳統烤箱都是透過電熱管加熱溫度,那麼水波爐難道是加熱水來「烤」東西?
•睡前一杯酒能助眠?可酒不也會造成情緒亢奮、隔天宿醉頭痛嗎?到底酒精會對我們身體起到什麼化學變化?
【還有其他近在身邊的科學!】
•「洗澡水請勿超過45度,以免燙傷」,可是為什麼我們卻能待在高達90度的三溫暖房,而不用擔心被燙傷?
•NASA曾經在太空船進行「屁」的研究。試想像太空人身處在國際太空站裡,由於大氣壓力相比平地要來得低,那麼太空人會變得更容易放屁嗎?
打開天靈蓋,準備接收宇宙電波,用科學來一場腦內大實驗!
讓我們以一天為週期,揭曉早・午・晚發生在日常周遭的科學祕密!
|
|
作 者 |
: |
左卷健男 |
系 列 |
: |
自然科普 |
出版 社 |
: |
楓葉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 |
2021年12月1日 |
書 度 |
: |
18.8 cm x 12.8 cm |
頁 數 |
: |
239頁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63703495 |
書 價 |
: |
HK$109 |
返回頁首 |
|
|
|
|
《夜間動物行為觀測站》
內容簡介 |
: |
|
醒著有趣、睡著可愛的150則動物夜話!!
在人類進入夢鄉時,貪吃的水豚會大啖牧草霸王餐;
喝飽的吸血蝠正急著上廁所;可愛的海瀨蓋被被、牽手手入睡。
牠們不睡覺到底在忙什麼呢?
有許多動物是在夜晚活動
所謂夜行性是指「主要在夜晚活動的特性」,世界上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夜行性動物。如擅長在夜晚狩獵的花豹、到了晚上就會出來吸食樹液的獨角仙等。
因為白天的世界有很多種動物,便區分出強弱,弱小的動物例如老鼠為了躲避白天活動的天敵,而選擇夜晚的世界。同時,有些以老鼠為食的動物也跟著轉為夜行性,於是逐漸分為夜行性與晝行性。
•身為大貓的老虎跟貓咪一樣會有夜間聚會
•圓櫛銼蛤浮誇的光影效果其實很實用
•雄性海狗超怕老婆跑掉,怕到不敢睡覺
夜行動物的驚人能力
動物跟人類一樣,到了晚上就會因太暗而看不清楚,有些動物為了能在黑暗中看見物體,而擁有適應黑暗的視力,像是我們身邊常見的貓。不過夜行性動物中,也有些動物除了看之外的能力也適應了黑暗,而能在黑暗中舒適地生活。
•好鼻師奇異鳥靠嗅覺就能精準掏出土中蚯蚓
•指猴是聽聲辨位的頂尖大師
•蜘蛛用「腳」聽出落網獵物
能熟睡的動物是幸福的!?
動物睡眠時間的長短,會因為種類或生活環境而有所差異。野生的草食性動物容易遭受外敵攻擊,所以無法擁有長時間的睡眠,比如長頸鹿一天內會分成好幾次來睡覺,一次只會睡約20分鐘左右。也有些動物的睡相會讓人不禁噗嗤一笑,不過牠們似乎也是有些深奧的理由。
•被致敬成美人魚的儒艮如果睡超過十分鐘會溺斃
•雨燕跟軍艦鳥會趁自由落體時睡個幾秒
•袋熊的標準睡眠姿勢是露出屁屁
只有人類會熬夜不睡覺!
一般認為,能夠與睡眠物質頑強對抗,忍住睡意的動物只有人類而已。不過,睡眠不足對所有的動物來說都是極大的壓力!會造成大腦與身體的負擔,因此在這邊建議各位人類,每天還是要睡好睡滿才行。
•蝦夷小鼯鼠會自動自發睡成一窩
•大象們會有耐心等著小象睡醒再出發
•無尾熊如果不睡整天就無法排毒
引起適度好奇心的睡前讀物,特別收錄!
★動物睡眠時間圖表排名
★恐龍、貓跟熊貓的有趣睡姿
★住在洞穴的特殊進化動物
|
|
作 者 |
: |
今泉忠明 (監修) |
系 列 |
: |
自然科普 > 動物 / 植物 > 生態/動物行為 |
出版 社 |
: |
邦聯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 |
2021年12月1日 |
書 度 |
: |
16 cm x 23cm |
頁 數 |
: |
176頁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65520564 |
書 價 |
: |
HK$116 |
返回頁首 |
|
|
|
|
《國家地理雜誌 中文版 2021年11月 No.240 藻礁 何去何從?》
內容簡介 |
: |
|
【封面故事 藻礁 何去何從?】
巨大的海岸沙丘下方,大潭藻礁在潮水的漲退中時隱時現。臺灣面積最大、發育最完整的藻礁就位於桃園海岸,總長27公里,最大厚度超過6公尺;大潭藻礁是其中一段。地質鑽探結果顯示,古石門溪沖積而成的礫石灘提供了穩定基底,大約在7600年前,石珊瑚開始附著造礁,使礁體開始發育,經過大約3000年的時間,也就是大約在4500年前時,可能是海水濁度變高,珊瑚生長不易,為珊瑚藻創造優勢的環境,於是殼狀珊瑚藻逐漸取代珊瑚,成為主要造礁生物。從長時間的發育來看,藻礁記錄了地質、水文、氣候與海岸變遷的軌跡,是演化研究上的重要證據。
【動物上太空】
美國98次任務(1947年至今)1947年,美國的果蠅成為第一種進入太空的動物。從那時起,NASA已支援了對超過30個物種的研究。早期的對象為靈長類,現在最常見的則是齧齒類。美國和其他國家經常與SPACEX等私人企業簽約,將動物送上國際太空站。
【自相殘殺的戰爭】
衣索比亞北部被圍困的提格雷州唯一開放的幾條道路,通往的是無止盡的黑暗故事。沿著提格雷中部阿比阿迪外圍的一條小徑,阿阿亞.蓋比特克勒講著他的故事,簡單得充滿悲劇色彩。他有六個兒子。有一天他叫其中五個到家裡的田地去採收小米,有四個從此沒有回來。衣索比亞士兵在2月抵達村莊時,「我的兒子都沒有逃走,」阿阿亞說:「他們沒有想到自己會在收成的時候被殺。」士兵把武器瞄準他的兒子,然後一名女兵下令開槍。
【冰凍世界的融化危機】
在白雪皚皚的岸邊停靠著一艘充氣船,內科港的巴布亞企鵝將近一年來第一次見到了人類。當時是2021年1月,下船的不是一群遊客(因為新冠病毒大流行而缺席),而是牛津大學企鵝生物學家湯姆.哈特與其他幾位重返南極半島的科學家。一隻身高75公分的巴布亞企鵝搖搖擺擺地經過他們面前,尋找自己的巢,鳴叫聲在這個約由2000隻巴布亞企鵝組成的群體中迴盪著。
【旅程教會我們的事】
沒有人確切知道,為何在非洲居住了大約 24萬年之後,生理結構上的現代人類決心走出母大陸,征服世界。這個問題占據我的腦海,因為將近九年來,為了講述一則故事,我沿著人類祖先在石器時代出走非洲的路線徒步長征。我已經到達東南亞。計畫最終要跋涉到南美洲的尖端,也就是智人走到陸地盡頭的地方。
|
|
系 列 |
: |
科普讀物 |
出版 社 |
: |
大石國際文化 國家地理雜誌 |
出版日期 |
: |
2021年11月1日 |
書 度 |
: |
25.5 cm x 17.5 cm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1608262102402 |
書 價 |
: |
HK$63 |
返回頁首 |
|
|
|
|
《全球13大新海洋保護區》
內容簡介 |
: |
|
1970年代早期,我還是個在西班牙地中海岸邊成長的小男孩,深深著迷於法國探險家庫斯托(Jacques Cousteau)在電視節目中的精彩介紹。他的潛水員是我心中的英雄,悠游於鯨魚之間,穿梭在充滿石斑魚和鯊魚繁盛珊瑚礁之中。我夢想能探索遙遠的大海,做出重大發現。然而在西班牙的海岸,我能找到的只有小魚和海膽。
時間快轉25年,我成為美國加州斯克里普斯海洋學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的教授,研究海洋受到的人類衝擊,包括過漁、汙染、全球暖化。然後我發現自己其實正在為海洋撰寫訃文。
2008年7月,我離開學術圈,投入自己最熱愛的活動,加入了國家地理探險家的行列。我啟動了「原始海洋計畫」(Pristine Seas project),探訪最後的海洋奇景,把海中的奇景介紹給全世界,並促使當政者保護這些地方。透過探索、研究、媒體報導與外交,我們正在取得進步。
到2016年12月為止,「原始海洋」已經探索了22個不同的海洋奇景,其中有13個已經成為海洋保護區,涵蓋的面積總共約有450萬平方公里,也包括了一些地球上面積最大的受保護區域。除了遠洋漁船可能到訪以外,這些庇護所大多鮮為人知;而遠洋漁船幾乎已經耗盡了其他地方的資源。
我們必須即時拯救這些原始質樸的海洋。它們提醒我們海洋過去原本應有的模樣,也是我們未來海洋應該有的藍圖。
|
|
作 者 |
: |
National Geographic |
系 列 |
: |
科學 |
出版 社 |
: |
大石國際文化 國家地理雜誌 |
出版日期 |
: |
2018年8月20日 |
書 度 |
: |
28 cm x 21 cm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4718009460102 |
書 價 |
: |
HK$100 |
返回頁首 |
|
|
|
|
《記憶力》
內容簡介 |
: |
|
記憶與我們的情緒、身體的感覺,以及身處的環境是有關聯的,記憶讓我們知道自己是誰,並且幫助我們預測未來,並導引我們走向未來的方向。如果沒有記憶,你將無法學習與發展,因為所有的學習是建立在之前學到的知識之上。和許多人所知不同的是,記憶並不是儲存在一個像櫃子一樣的地方、需要找尋記憶的時候把某一個抽屜拉開來,相對的,記憶是一個很複雜的系統,牽涉到腦中的許多區域和過程。我們經歷的每一件事情都會改變腦中巨大神經網絡的連結方式。當我們「提取」某一項記憶時,我們並不會意識到自己正在提取記憶。記憶是可以重建的,每當我們喚起某一份記憶時,記憶就可能稍微更新重製得有些不同了。
我們記憶的能力本來就會隨著時間而變化,在嬰兒與兒童時期發展得最快,年老時就會逐漸衰退,不過記憶的某些層面在年老時反而會增強。在中年與老年時,記憶稍微衰退是正常的現象,但是有些疾病,例如輕度知能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會加快記憶流失的速度。幸好,無論我們處於生命中的哪一個階段,都有許多簡單的方式能夠幫助我們增強記憶力與保護記憶力。
人類記憶的運作可分為許多層次,可分為有意識和無意識的,並且或把現在的經驗與過往的事件交織在一起。
你在讀這些文字的時候,有些資訊你會記得幾秒鐘,有一些則會記得數分鐘,某些事實你可能好幾天都會記得,或甚至幾年後依然會記得(對自己而言)最有趣的論點。你可能也會完全吸收某些概念而渾然不覺,直到後來有人問「你對於記憶了解多少?」的時候你才會知道。
|
|
作 者 |
: |
National Geographic |
系 列 |
: |
科學 |
出版 社 |
: |
大石國際文化 國家地理雜誌 |
出版日期 |
: |
2021年4月20日 |
書 度 |
: |
28 cm x 21 cm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4718009462113 |
書 價 |
: |
HK$100 |
返回頁首 |
|
|
[ 上一頁 ] 5 6 7 8 9 10 11 12 [ 下一頁 ] 28頁 之 第 9 頁 (共 277 筆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