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種分類 > 科普讀物 |
|
[ 上一頁 ]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頁 ] 13頁 之 第 3 頁 (共 128 筆記錄)
|
|
|
|
《潛藏的宇宙》
內容簡介 |
: |
|
當代最活躍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尚・卡羅,在本書中集中火力,暢談被物理學界視為「不夠嚴肅」的量子力學基礎研究,以無礙的思路與生花妙筆,描繪出量子宇宙觀的完整圖像,並大聲而謹慎地宣告,多重宇宙論中的多世界詮釋,是已知對於現實最深刻、最全面的理解:
「量子力學並非只是真理的一個近似值,它就是真理本身。」
你在讀這段文字的時候,就有好幾個副本的你被創造出來。
本書作者尚・卡羅是知名理論物理學家,也是全世界最受讚譽的科學健筆之一,在著作中重新書寫了20世紀的物理學史。《潛藏的宇宙》已被譽為傑作,這本書第一次描寫了與量子力學基本謎題的正面交鋒,如何徹底扭轉我們對空間和時間的思考方式。他調和量子力學與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方式,基本上改變了一切。
物理學從1927年開始就陷入危機,但大多數物理學家並未認清這個難堪的事實。量子力學一直有很明顯的裂縫,都被無視了。科普界總是告訴我們它有多怪異,多麼不可能懂:學術界則對有志研究量子基礎的學生潑冷水,說這是「死胡同」。卡羅賭上了他的專業信譽,寫下這本立論大膽卻完全合乎邏輯的書,他在書中表示,這個危機現在可以解除了,只是必須接受宇宙中不是只有一個我們。有很多很多個尚・卡羅,很多很多個你和我。
你的副本每秒鐘會生成好幾千次。量子行為的多世界理論主張,每次發生量子事件,世界連同其中的一切就會跟著分裂,除了沒有發生該量子事件的世界之外。卡羅用獨特的清晰口吻,把反對這項揭示的意見逐一解決,使他的論述最終無可避免必須成立。
關於我們如何思考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很難得有一本書如此全面地重新加以整理。一個看待宇宙和萬物本質的全新理解,已經呼之欲出。
|
|
作 者 |
: |
Sean Carroll 尚・卡羅 |
系 列 |
: |
科普讀物 |
出版 社 |
: |
大石國際文化 國家地理雜誌 |
出版日期 |
: |
2023年12月 |
書 度 |
: |
22 cm × 15 cm |
頁 數 |
: |
400頁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6269762156 |
書 價 |
: |
HK$193 |
返回頁首 |
|
|
|
|
《鯊魚》
內容簡介 |
: |
|
我們懼怕鯊魚,因為牠們素有兇狠殺手的名聲。鯊魚攻擊事件很罕見,不過近年來有增加的趨勢:比較不為人知的,是鯊魚在海洋生態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在本特刊中,我們將探索多種知名的鯊魚,像是:虎鯊、大白鯊、污斑白眼鮫,了解科學家對這些神祕生物的新認識,發現牠們不僅對海洋至關重要,也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可怕。
2000年,小說《大白鯊》(1974年出版)的作者彼得.本奇利(Peter Benchley)為《國家地理》雜誌寫了一篇關於鯊魚的文章。在那篇文章中,他詳細回答了《大白鯊》改編成電影上映多年之後,影響力依舊這個問題。他寫道:「我沒有任何明顯的答案。人們總是害怕鯊魚。在當時,把一種動物妖魔化是沒有問題的,特別是鯊魚這種動物,因為人類從一開始就把鯊魚妖魔化。」
時代改變了。因為科學家對於解開鯊魚行為之謎,已經有長足的進展,鯊魚原本的形象令人恐懼,現在則變得更為複雜。我們愈了解鯊魚,就愈難以把牠們看成麻木不仁的殺手。彼得.本奇利在2000年的那篇文章中甚至承認,在《大白鯊》出版之後25年,他「現在可能無法昧著良心寫出那本書。」
全世界的鯊魚超過500種,多樣性非常高,包括身體像一輛巴士那麼長、性格卻十分溫和的鯨鯊(Rhincodon typus)。還有一種黑腹烏鯊(Etmopterus spinax),棲息在水面下數百公尺的深處,背上有像是光劍的棘刺,能用來嚇跑掠食者。
鯊魚處於困境之中。過度撈捕、棲地喪失、海洋汙染等,全都讓鯊魚的數量減少到危險的程度。1970年以來,遠洋海域中的鯊魚和魟魚的數量大量減少了71%。人類因為漁業活動和魚翅貿易,每年殺死約一億隻鯊魚,魚翅割下來當成做湯的材料,鯊魚的身體則拋回海中。這對於鯊魚而言是災難,因為牠們生長速度緩慢,而且一生當中繁殖下的後代數量少。對人類而言也是災難。鯊魚是頂級掠食者,對於在維持海洋生態系的平衡與健康中舉足輕重。我們需要鯊魚。如果沒有了鯊魚,生態系會分崩離析。
本刊內容會介紹這種海洋明星生物,詳細說明牠們的生活。你將會看到最新的科學發現,以及了解近距離接觸海洋中最惡名昭彰的動物會是什麼樣的感覺,還有保護鯊魚棲地的重要之處。最後則是在海岸邊從事活動時,如何和這種驚人的鄰居和平相處,畢竟是我們踏足到海洋,從人類的領域進入到了鯊魚的領域。
|
|
作 者 |
: |
National Geographic |
系 列 |
: |
科普 |
出版 社 |
: |
大石國際文化 國家地理雜誌 |
出版日期 |
: |
2023年7月 |
書 度 |
: |
28 cm x 21 cm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4718009463080 |
書 價 |
: |
HK$100 |
返回頁首 |
|
|
|
|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024年01月 No.266 年拯救大樺斑蝶》
內容簡介 |
: |
|
大樺斑蝶,也稱為帝王蝶,是一個讓人驚歎的物種。這種蝴蝶分布廣泛,從歐洲、美洲到太平洋西南部都能見到牠們的蹤跡,甚至在臺灣、香港都有紀錄。但牠們最為人所知的是美洲族群的遷徙行為。
鱗翅目物種(蛾與蝶)的遷徙其實並不罕見,印度約有250種蝴蝶有遷徙行為;2021年的一篇論文指出,全球有600種蝴蝶會遷徙,其中蛺蝶科就有275種,包括臺灣著名的紫斑蝶;但是論數量之大,距離之遠,少有超越大樺斑蝶者。
大樺斑蝶每年從加拿大南部與美國北部遷徙至墨西哥,遷徙路程可達4000公里,整個過程歷經三到五個世代,數量曾可達上億隻。然而,主要由於棲地的破壞,大樺斑蝶數量近年來急遽減少。IUCN的報告顯示,過去十年間,大樺斑蝶族群數量減少了23%至72%,其西部族群甚至減少了99.9%,因此IUCN將大樺斑蝶列為易危物種。我們在本期雜誌裡對大樺斑蝶的生存情況做了最新的報導。
大樺斑蝶數量急遽減少或許也與氣候變遷有關。自由亞洲電台在2022年初訪問了臺師大徐堉峰教授,徐教授指出,近年來臺灣發現許多熱帶蝴蝶物種,自1985至2008年間,至少有七個原本生活在熱帶地區的物種移居臺灣。而原本僅分布於臺灣南部的物種,如黃裳鳳蝶,如今在北部也能看到。紫斑蝶季節性遷徙數量也有減少,可能是北部氣候變暖,使紫斑蝶無須南下度冬。
在香港也發現了許多蝴蝶新種定居繁殖的紀錄,在2021年即有七個新種,而且大多是熱帶物種。另一方面,香港小冷水蝴蝶保育區直至2013年前後仍能見到數以萬計的大樺斑蝶,如今數量則急遽減少。
蝴蝶棲地與數量變化是大環境變遷的一個指標。在混沌理論中,把初始階段的細微變化能引發連鎖效應、造成巨大變化的現象稱為「蝴蝶效應」。我們讚歎這種神奇物種之時,也應理解,我們的日常行為也可能觸發蝴蝶效應,結果可能攸關蝴蝶這個物種的生死存亡。
|
|
系 列 |
: |
科普讀物 |
出版 社 |
: |
大石國際文化 國家地理雜誌 |
出版日期 |
: |
2024年1月 |
書 度 |
: |
25.5 cm x 17.5 cm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1608262102662 |
書 價 |
: |
HK$70 |
返回頁首 |
|
|
|
|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023年12月 No.265 年度精選影像》
內容簡介 |
: |
|
時至年終,我們依照往例,為讀者精選出過去一年內雜誌刊出的精采照片。《國家地理》雜誌有幸與全球最優秀的攝影師共事,在地球各個角落記錄當地的故事,提供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國家地理的專業編輯們每天耙梳這些影像(有些時候製作一篇報導就有數千張照片),尋找能夠傳達資訊、吸引目光和感動人心的攝影作品。
這不僅是精采影像的回顧,也是另一種新的檢視。當影像從原本故事的脈絡中抽離之後,我們更能看到這一幅幅影像獨立的美感風格與動人的時刻,更容易從中提煉出一張好照片應有的元素:技巧、美學,以及影像傳達的故事。
同時,讀者應該也會發現,這些影像訴說著我們這一年來各種值得深入關切的主題:戰爭的陰影、氣候變遷的影響、文化與生物的多樣性、探索的精神,與科學可能帶來的新希望。
我們在本期也報導了西班牙的阿爾罕布拉城堡,這個在穆斯林統治伊比利半島時留下的文化瑰寶也提醒我們,文化板塊的挪移是歷史發展的自然現象,歷史是活生生的,也需要我們以開放包容的態度來看待,而不是以單一的宗教、文化觀點去理解。
呼應年末時節,我們在這一期雜誌中也報導了北美馴鹿的生存狀況。這種在傳說中為聖誕老人拉雪橇的迷人動物,主要生活在北美苔原和山區,我也曾在美國蒙大拿州的冰河國家公園見過牠們成群漫步,這篇報導告訴我們如今馴鹿族群正在面臨數量大幅下降的威脅,其真正原因仍有待發掘。
2023 是動盪的一年,烽火持續蔓延,氣候也繼續變暖,經濟上的挑戰讓許多個人與家庭擔憂。我們希望新的一年會否極泰來,也感謝讀者一直以來的支持,把這本雜誌作為您理解世界的窗口。
|
|
系 列 |
: |
科普讀物 |
出版 社 |
: |
大石國際文化 國家地理雜誌 |
出版日期 |
: |
2023年12月 |
書 度 |
: |
25.5 cm x 17.5 cm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1608262102655 |
書 價 |
: |
HK$70 |
返回頁首 |
|
|
|
|
《NASA的太空蜜蜂》
內容簡介 |
: |
|
自從美國航太總署(NASA)在2019年開始派遣機器「蜜蜂」幫手前往國際太空站,就幾乎每天都有愈來愈聰明的機器人問世。機器人技術的歷史其實超乎想像地漫長,且與人工智慧關係密切,本書就以這兩個領域為主軸,介紹其中最具開創性的發現與進展。
從古代傳說中的機械人到特斯拉的自動駕駛車,《NASA的太空蜜蜂》記錄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演化過程,其中心思想就是利用有智慧的人造物件來滿足人類需求。如今這已然是成長最快速的科學研究領域,本書就以透徹而又平易近人的手法帶你認識它的演進史。
◎ 詳細介紹種種劃時代的實驗和發明,以及在機器人技術與人工智慧領域引領群雄的科學家。
◎ 從第一台可以運作的自動機,到徹底改變人類生活的電腦,乃至上太空工作的機器蜜蜂:這是一趟迷人而又充滿啟發性的旅程,帶領你進入今日成長最快速的科技領域。
|
|
作 者 |
: |
Rob Waugh 羅布・沃 |
系 列 |
: |
科普讀物 |
出版 社 |
: |
大石國際文化 國家地理雜誌 |
出版日期 |
: |
2023年11月 |
書 度 |
: |
21 cm x 15 cm |
頁 數 |
: |
176頁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6269719976 |
書 價 |
: |
HK$127 |
返回頁首 |
|
|
|
|
《恐龍復活術》
內容簡介 |
: |
|
我們對恐龍的理解,基本上還是取決於發掘化石,而令人驚訝的是,尋找化石的技術層面依然很低,主要包括十字鎬、刷子,以及眉頭的汗水。而且現在發現的化石數量,已經大幅增加,更是前所未有。在全世界,經常有各種化石出土,每年都有數十個新物種浮上檯面,一旦落入經驗豐富的科學家之手,整個恐龍世界就可以展現在我們眼前。有了更多的新化石,就可以為同一物種提供多樣的觀點,或者填補缺失的部分,也可以指出先前的錯認或是誤解,並且揭露缺失加以修正。有時候,全新的物種就是從這樣的過程浮現出來。
不過,現代的古生物學最令人興奮之處,不只是包含全新的事物,也包括看待事物的全新方式。高科技的工具和跨學科的合作關係,發掘出我們以往不知道或無法知道的事物。這些新工具除了協助解開許多新鮮出土化石的謎團,也激發出新鮮的眼光,讓我們重新看待過去數十年來發現的化石。我們可以細究到最微小的鱗片紋理和羽毛殘根,甚至可以知道古生物的最後一餐吃了什麼,以及食物所含的遺傳物質。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電腦斷層攝影或掃描的效果愈來愈好,即使細如毛髮,如今都能清楚呈現,數位成像也能透露出比較精準的姿態。我們可以在顯微尺度下仔細觀察,加上栩栩如生的重建工作,不斷把全新面貌的古代世界擺放在我們腳邊。
同樣的,這些高科技工具和創新的合作研究,打開了一扇扇大門,讓我們能夠得知恐龍活著和死後的世界。數位化的重現工作可以互相比較「隕石撞擊」和「岩漿噴發」這兩種大災難,協助判斷哪一種因素讓所有恐龍同時而且永遠滅絕。
有了各種資料在手,古生物學家正快速改寫我們對古代巨獸的認知,包括牠們如何移動、如何變老、是否會把自己的恐龍蛋偽裝起來,或者是否用羽毛和頭冠來表現細緻的求偶儀式。歡迎來到探索恐龍的黃金時代,重新檢視舊有的發現,並且看看初次觀察到的新發現,這兩者一樣重要。
這些早期的探險家必定勇敢無比,除了徒步穿越苔原和山脈,還搭乘獨木舟航行過海。玻里尼西亞的航海家在太平洋上航越數千公里,最遠還到達距離智利海岸3200公里遠的偏遠島嶼復活節島。
冰河時期不但幫開啟了通往新大陸之門,使人類得以棲居,也創造了新的環境,促使人類文化的演化。冰河時期的人類經常捕獵猛瑪象及其他大型獵物,這需要密切合作並加強社會關係。以武器、工具或食物做為死者陪葬的做法,也變得普遍,這顯示人們相信某種形式的來世。
在大約1萬2000年前冰河時期結束時,氣候變得較為溫暖,有利於人類從狩獵採集生活過渡到農業。新石器時代聚居在城鎮裡的人類學會了種植作物、馴養動物及建造城市。世界各地許多河川流域及港口周圍紛紛出現特化的文化,於是,古代文明在美索不達米亞、埃及、中國、地中海、大洋洲等地一一誕生。
|
|
作 者 |
: |
National Geographic |
系 列 |
: |
科普讀物 |
出版 社 |
: |
大石國際文化 國家地理雜誌 |
出版日期 |
: |
2023年11月 |
書 度 |
: |
28 cm x 21 cm |
國際書號 |
: |
4718009463066 |
書 價 |
: |
HK$100 |
返回頁首 |
|
|
|
|
《國家地理雜誌 中文版 2023年11月 No.264氣侯危機有解?》
內容簡介 |
: |
|
隨著聖嬰效應的回歸,今年夏天已被證實是有氣候紀錄以來最熱的夏季。聖嬰現象的週期一般在2-7年,可以預期,未來幾年中,全球持續溫度上升的機率大增。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在今年3月預測:「2023到2026 年間,至少有一年會打破最暖紀錄的機率有93%;全球氣溫升高到工業化前平均溫度的攝氏1.5度的機率有50%。」僅僅幾個月,這個預言就已成真。另一個令人擔憂影響氣候的因素是戰爭。根據英國《衛報》的報導,全球軍事佔溫室氣體排放的6%,這還是大部分政府不揭露其軍事碳排放的情況下統計的。即使在和平時期,國防單位往往是政府部門碳排放最高的,在美國、瑞士、英國都是如此,而如沙烏地阿拉伯、以色列、中國大陸等軍事大國則未揭露其軍事相關碳排放數據。
戰時的碳排放則更加驚人。根據美國布朗大學華生學院的統計,美國在反恐戰爭期間,釋放了12億噸溫室氣體,相當與2億5700萬輛汽車一年的排放量。隨著全球軍事預算的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也隨之升高。如今烽煙四起,除了俄烏戰爭持續膠著,以巴衝突也愈演愈烈,周邊國家是否會捲入戰局,也在未定之天;如何減碳,甚至移除碳的課題,也就從未如此嚴峻。
本期我們報導了碳移除技術的最新進展。正如報導所說,如今光是達到零排放都難以解決我們面臨的氣候問題,我們還需要大量移除已經存在於大氣中的碳。全球有許多科學家正在汲汲於尋找能有效快速移除碳的作法。報導中列舉了各種五花八門、創意無窮的技術,雖然許多仍在發展之中,還很難斷定最終成效如何,但是畢竟讓人看見人類為自己善後的一線希望。我們邀請讀者閱讀、關注這些新技術的發展。
報導中討論了與碳移除相關的道德風險議題,也就是排碳大戶藉著投入除碳技術的研究來為自己的碳排放洗白,而將碳排放的持續合理化。我同意文中引述的觀點,減碳與碳移除必須雙管齊下。但另一方面,口口聲聲減碳,卻不積極防止戰爭發生,對大量無辜平民的死傷視而不見、對戰爭造成的環境危害與碳排放導致的全球風險不置一詞,恐怕才真有道德上的可議之處。
達到零碳排無法拯救世界。我們需要大規模移除碳。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全世界努力達成相當於人類曾取得的所有成就。數百年以來,我們開挖、劈砍、焚燒、鑽地、抽送、剝除、鍛造、燃燒、點火、發動、驅趕,還有以我們想得到的方式,將2.4兆公噸的二氧化碳釋放至地球大氣層。
這相當於5220億輛車一年、或是今天地球上每人駕駛65輛車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冰島雷克雅維克30公里外,一座像月球的山谷,艾妲.亞拉多堤爾正在執行送二氧化碳回源頭的任務。今天她送回的量只有一點點,但在未來幾年會多很多。透過把二氧化碳送進地底,她的目標是反轉人類史上最重要的行為之一:開採大量地底下的碳做為化石燃料;這些燃料是現代文明的命脈,但如今也成了禍根。她的時間不多,我們也沒有。氣候變遷造成的極端氣候以及新高溫紀錄已然來臨,也必定會愈來愈嚴重。
|
|
系 列 |
: |
科普讀物 |
出版 社 |
: |
大石國際文化 國家地理雜誌 |
出版日期 |
: |
2023年11月 |
書 度 |
: |
25.5 cm x 17.5 cm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1608262102648 |
書 價 |
: |
HK$70 |
返回頁首 |
|
|
|
|
《國家地理雜誌 中文版 2023年10月 No.263遠離地球上太空》
內容簡介 |
: |
|
【直上天際 遠離地球】
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阿提米絲計畫讓人類踏出一大步,離月球、火星,以及無垠遠方都更近了一點。
NASA最新設計的太空船不只是要載人上月球,而是前往從未深入的太空。2002年,阿提米絲計畫多重任務的第一趟旅程,是未載人的阿提米絲一號太空船飛到離月球數千公里遠之處,然後成功回到地球。
下一個任務:阿提米絲二號最快會在2024年秋天,載著四位太空人自佛羅里達州的甘迺迪太空中心升空。送他們上太空的會是能視任務調整且推動力超強大的太空發射系統,而他們會在月球背面周圍進行為期十天的任務。目標:測試各項系統與太空人的能力,為未來的任務做準備,將深太空探索的疆界推進至月球並超越它。
【前往古老星系的時光之旅】
韋伯太空望遠鏡可以看到前所未有的宇宙深處,其中的這幅影像中,可以看到數以千計的恆星與星系,包括位在中心、使光彎曲的明亮星團。
【解碼宇宙的起源】
宇宙迷濛的嬰兒時期被稱為黑暗時期,這個時期隨著最初恆星的到來而告終。這些恆星的光啟動了一個驅散並清除宇宙濃霧的過程,催化了宇宙為時10億年的轉變,形成許多星系、黑洞,以及其他我們在夜空中看到的現象。科學家使用韋伯太空望遠鏡探索關於宇宙最早天體的問題。
【尋找地外衛星生命】
太空生物學家想在太陽系的冰冷衛星上尋找生命,但他們首先必須在地球上測試技術。
在挪威的斯瓦巴群島,攝影師卡斯坦.彼得在雪上摩托車的燈光照映下,操控無人機拍攝這個圓頂狀地形以顯示其規模。這種地形叫冰舉丘,這一座是這個地區最大的一個。微生物學家迪米崔.卡列尼琴科專門研究生活在冰舉丘下方的水脈與冰層裡的微生物。
太空生物學家和國家地理探險家凱文.漢德協助卡列尼琴科,從斯瓦巴群島隆雅市附近的冰舉丘裡採集冰芯。生活在冰舉丘裡的微生物群落,在黑暗寒冷的棲地裡採取的生存策略,跟可能棲息在冰冷衛星上的生命形式或許有相似之處。
【外星海洋】
太陽系有幾顆衛星上都存在靠重力間接加熱的液態水。有些衛星的含水量可能甚至比地球的多好幾倍。雖然科學家猜測海王星的一顆衛星上有液態水,但木星和土星的衛星距離我們更近,也更容易到達。目前已經排定太空船在接下來20年間前往探索這些水世界。
|
|
系 列 |
: |
科普讀物 |
出版 社 |
: |
大石國際文化 國家地理雜誌 |
出版日期 |
: |
2023年10月 |
書 度 |
: |
25.5 cm x 17.5 cm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1608262102631 |
書 價 |
: |
HK$70 |
返回頁首 |
|
|
|
|
《國家地理雜誌 中文版 2023年9月 No.262耶路撒冷穹頂之下》
內容簡介 |
: |
|
【耶路撒冷穹頂之下】
穹頂之下 岩石圓頂是建築傑作,也是排名第三的伊斯蘭聖地,如今,學者獲得前所未有的機會深入其中,揭開它的祕密。
【幽靈森林】
數千年來,落羽松像衛兵一樣守護著歷史。如今它們也在警誡我們關於未來的事情。
【冰河消失的聲音】
前往智利冰原的旅者發現,宏偉寧靜的冰河不再,這片靜謐逐漸為冰原融化帶來的喧囂所打破。
【非比尋常的荒野】
為了協助保護國內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莫三比克讓當地居民從成功的保育工作中獲得利益。
【從義大利麵嚐科學】
從義大利麵嚐科學 把物理學運用到真實生活中,可以讓科學不那麼讓人害怕、更容易理解,甚至能激發靈感。
【網球也能回收】
為了減少每年丟棄數百萬顆網球的浪費,許多團體已開始回收再利用網球的材料。
|
|
系 列 |
: |
科普讀物 |
出版 社 |
: |
大石國際文化 國家地理雜誌 |
出版日期 |
: |
2023年9月 |
書 度 |
: |
25.5 cm x 17.5 cm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1608262102624 |
書 價 |
: |
HK$70 |
返回頁首 |
|
|
|
|
《解構氣象點線面》
內容簡介 |
: |
|
香港氣象變化萬千,無論是市民很關心的熱帶氣旋、夏天的暴雨與強對流天氣、冬季的寒潮,以至近年喚起大家注意的地震與海嘯,都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可是往往卻一知半解。
MET WARN由一群氣象發燒友組成,發展成天氣預報團體,甚至進行風暴消息直播。在首本著作中,MET WARN將以貼地例子,深入淺出介紹各種氣象大小事,回答你對氣象事件的疑問,教你讀懂天氣。
. 2018年經典熱帶氣旋山竹,為甚麼會如此強?
. 風暴預測為何不時「彈出彈入」?有何因素主宰風暴對本港影響?
. 「打風唔成三日雨」是否屬實?為何總是上學上班時落大雨?
. 香港濕凍世界第一?為何新界的氣溫總是再低幾度?
. 香港有機會發生大型地震和海嘯嗎?
MET WARN亦分享他們應對風暴期間的點點滴滴。捉緊現在,就能和大家預報未來。天氣雖是科學,更是日常,未來的氣象變化將會更劇烈,豐富對氣象的知識,更好地和天氣共處。
「香港人編著的氣象書籍並不多,此書不單是幾位香港氣象愛好者的心血結晶,亦是最具香港特色的同類書籍的其中一本。」-梁榮武 香港天文台前助理台長
「這本書是這幾名年青人嘔心瀝血的傑作,內容精準、製作認真,亦反映作者們對氣象有相當深入的認識。」-胡宏俊(胡思)香港天文台前高級科學主任、現胡思頻道主播
• MET WARN是本港數一數二之民間氣象團體,FB有接近八萬人追蹤
• 本書以貼地例子,深入淺出地講解各種香港常見的氣象概念,顯淺易明,而且饒有趣味
|
|
作 者 |
: |
MET WARN天氣預警 |
系 列 |
: |
(1)氣象 /(2)科學 |
出版 社 |
: |
蜂鳥出版 |
出版日期 |
: |
2023年9月 |
書 度 |
: |
15 cm x 21 cm |
頁 數 |
: |
288頁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87638902 |
書 價 |
: |
HK$158 |
返回頁首 |
|
|
[ 上一頁 ]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頁 ] 13頁 之 第 3 頁 (共 128 筆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