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種分類 > 科普讀物 |
|
[ 上一頁 ] 6 7 8 9 10 11 12 13 [ 下一頁 ] 13頁 之 第 10 頁 (共 128 筆記錄)
|
|
|
|
《解讀你的基因》
內容簡介 |
: |
|
對著鏡子,你看到了誰?你看到的人,眼珠是藍色還是棕色?身高是高還是矮?是男性還是女性?臉上有雀斑嗎?或是頭已經禿了?
這些問題很簡單,答案也很簡單。畢竟鏡子中的人就是你自己。你比其他人都了解自己,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喜歡把人類想成是獨特的生物,就許多方面而言,確實是如此。不過,儘管人與人之間有各種的差異,但是所有的人類都非常相似。
為什麼會這樣呢?花一點時間翻出家裡的舊相簿,看一下雙親和祖父母的照片。你和父母親有點像,但並不完全像,為什麼呢?為什麼你姊姊的鼻子,和祖母的鼻子一模一樣,而你自己的鼻子卻比較窄呢?你的哥哥和祖父一樣是光頭,但是自己的頭髮卻十分濃密呢?記得那個能夠抖動耳朵的叔叔嗎?但是你做不到,為什麼?這些問題看起來很有趣,或許還有些奇怪,但是所有的答案都來自正經八百的研究:遺傳學(genetics),也就是研究遺傳的科學。遺傳學讓我們了解所有生物的活動設定,包括了人類、狗兒、樹木、葡萄,也包括了流 感病毒。遺傳是表現出來的特徵,例如,頭髮與眼睛的顏色,當然也包括了能否抖動耳朵。遺傳也指生物特徵代代相傳的過程。
|
|
作 者 |
: |
National Geographic |
系 列 |
: |
科普讀物 |
出版 社 |
: |
大石國際文化 國家地理雜誌 |
出版日期 |
: |
2020年2月20日 |
書 度 |
: |
28 cm x 21 cm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4718009461017 |
書 價 |
: |
HK$100 |
返回頁首 |
|
|
|
|
《天才 想的和你不一樣》
內容簡介 |
: |
|
每天都有數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到梵蒂岡的西斯廷禮拜堂(Sistine Chapel)。這座禮拜堂中的藝術品光彩壯麗、令人摒息。其中的濕壁畫是文藝復興時代諸位大師的手筆,包括了佩魯吉諾(Perugino)、羅塞利(Cosimo Rosselli)、波提且利(Sandro Botticelli),他們用描述聖經故事的圖畫裝飾禮拜堂的牆壁,每一幅都是無上傑作。不過在堂頂由米開朗基羅繪製的《舊約聖經》圖畫,激起最多驚嘆。這位畫家以美妙的細節繪製栩栩如生的人物,他們體態如真、表情十足,令人震撼。更厲害的是他是在離地30多公尺高的彎曲天花板上繪製這些傑作。一個秋天的午後,來自美國俄亥俄州達頓市的年輕女孩坐在長椅上,雙眼盯著高高的16世紀傑作,那無法用言語形容。她說:「天才令人敬畏。」
歷史中只有極少數的人,如流星般出現,照耀了某個領域,例如米開朗基羅的藝術之光、紫式部的小說創新技術、居里夫人的科學敏銳性,以及貝多芬的大師之作。這些人預見了全新的事物,留下了巨大的身影,完全改變了某個領域。德國哲學家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寫道:「秀才能夠擊中常人無法擊中的目標,天才能夠擊中常人看不到的目標。」
英文中「天才」(genius)的字源是拉丁文的gignere,意思是「產生」或「出生」。古代羅馬人相信,每個男性出生時便具備了「天才」,女性出生時具備的是「朱諾」(juno),這種保護力量能夠賦予人獨特的性格,並且掌管了人的命運。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傑出榮退心理學教授西門頓(Dean Keith Simonton)說:「這種特質像是守護神。」隨著時間變化,genius原本守護神的意義產生了巨大的改變,到了浪漫時期,成為現在我們所知的「天才」:具有超卓才能的人。
哲學家從很久前就在思索天才的由來。《神聖之怒:天才的歷史》(Divine Fury: A History of Genius)的作者、歷史學家麥克馬洪(Darrin McMahon)說,古代希臘思想家認為,體內過多的黑膽汁(希波克拉底斯所認為的四種體液之一),造就了詩人、哲學家,以及其他具有「崇高力量」的卓越人物。顱相學家想要藉由頭顱凸起的部位,找尋天才的蹤跡。測顱學家收集顱骨並加以研究,包括哲學家康德的。
他們全都沒有發現單一個天才的由來,連類似的東西都沒有找到。天才過於隱晦、主觀與執著,因此難以光從歷史中就得到結論。而且天才是許多特質表現出來的結果,難以簡化成人類某種特質在量表中的最高分。所以我們反過來著手,嘗試揭露天才的核心特質:智能、創造力、膽量、運氣。在極少數的狀況下,這些特質融合在一個人身上,使得這個人能夠讓世界改頭換面。叔本華寫道:「天才就像是慧星一般衝擊了行星的軌道。」
大石國際文化是美國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在大中華地區的獨家圖書出版合作夥伴;致力出版發行國家地理學會以及其他國際頂尖品牌的出版品。
|
|
作 者 |
: |
National Geographic |
系 列 |
: |
科普讀物 |
出版 社 |
: |
大石國際文化 國家地理雜誌 |
出版日期 |
: |
2019年8月20日 |
書 度 |
: |
28 cm x 21 cm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4718009460843 |
書 價 |
: |
HK$100 |
返回頁首 |
|
|
|
|
《藥用植物舒緩百科》
內容簡介 |
: |
|
大自然中有許多充滿療癒力的植物和藥草,可以幫助你維持健康、以天然永續的方法掌握自己的安康。從這本特刊中,你可以學到如何在家中準備具有療癒力量的食物,也能了解何時需要借助醫藥的力量。對於許多輕微的病症,你也可以學到如何製作安全、溫和而有效的草藥加以處理。
這些草藥可以做為第一線療法,幫助你避免服用萬不得已才需使用的強勁藥物。
家是我們的避風港,一個可以休息、復原,幫助我們和煩擾又忙碌的世界區隔開來的地方。家,也應是大部分的醫療開始和結束的地方。我身為一位醫師,當然可以在治療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但你的健康福祉不應該完全仰賴醫師。
我衷心祈求的,是你能夠獲得這份力量,對自己的健康負起責任、加以管理。獲取療癒的知識、認可我們身體自我修復的力量,或許是我們最珍貴的禮物,只是多數人遺失了這份禮物。
當我們能夠藉著大自然的力量來療癒自己和親愛的家人時,我們也能夠重新喚回存在於自己體內的「自我療癒」之力。
|
|
作 者 |
: |
National Geographic |
系 列 |
: |
科普讀物 |
出版 社 |
: |
大石國際文化 國家地理雜誌 |
出版日期 |
: |
2019年10月21日 |
書 度 |
: |
28 cm x 21 cm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4718009460874 |
書 價 |
: |
HK$100 |
返回頁首 |
|
|
|
|
《喪屍》
內容簡介 |
: |
|
被控制、被洗腦、被自殺、被變身……
大自然的鬼匠神工,創造出種種意想不到的喪屍動物。
為了生存,牠們可以去到幾盡?
喪屍蟻、喪屍蜂、喪屍鹿、喪屍浣熊……
在弱肉強食的世界,處於劣勢的生物被迫出盡各種下策:
騎劫較大型的動物做產卵器、操縱其他動物成為自己僕人、
將宿主洗腦逼令牠跳水自殺……
製造出各種半死不生、殘留軀殼、身體變異、行為怪誕的喪屍動物。
做這麼多,都只是為了繁衍,為了生存。
這些喪屍千奇百怪,超級獵奇,
揭露大自然的生存法則,更可能關乎人類的未來!
|
|
作 者 |
: |
小肥波 |
系 列 |
: |
科普 / 自然科學 |
出版 社 |
: |
蜂鳥出版 |
出版日期 |
: |
2020年7月10日 |
書 度 |
: |
13 cm x 19 cm |
頁 數 |
: |
160頁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87992363 |
書 價 |
: |
HK$98 |
返回頁首 |
|
|
|
|
《天氣其實不難懂(增訂版)》
內容簡介 |
: |
|
.為甚麼晚間新界比市區冷?
.為甚麼有時機場在八號風球下運作如常,在三號風球下卻出現航班延誤?
.如何利用天文台的雷達圖,預測大雨將至?
.全球暖化下,香港還有沒有冬季?
.颱風的名字是如何決定的?
以前漁民懂得觀看雲的變化預測天氣,隨著遙感科技進步,網上資訊公開,我們可以利用天文台提供的雷達圖動畫,自行評估甚麼時候下雨,甚至預測雨勢、會否出現雷暴或冰雹,及早更改戶外行程或做好準備。
近年厄爾尼諾及全球暖化引起廣泛關注。厄爾尼諾是赤道太平洋海水溫度出現異常,繼而影響全球天氣的周期性現象。海洋和大氣息息相關,海水變暖引致對流活動增加,雲量及雨量上升,大氣環流亦產生改變。在全球暖化的背景下,極端天氣出現頻率有上升趨勢。
人類生活在大自然中,需要作出適應和配合,而不是埋怨惡劣天氣帶來麻煩。只要大家掌握了基本天氣常識,在天文台發出警告前,也可以睇天做人﹗
~ 香港地下天文台成立25年,為香港第一個天氣網站,現時facebook專頁粉絲逾18萬。
~本書入選教育局推出的「2020暑期閱讀計劃」中學書目名單。
~增訂版除了更新了近3年的天氣資訊,更新增四篇文章,例如針對新冠肺炎疫情而新寫的〈疫情對天氣預報準確性的影響〉等。
|
|
作 者 |
: |
方志剛(香港地下天文台台長) |
系 列 |
: |
自然科學 / 天文觀測 / 氣象 |
出版 社 |
: |
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 |
2020年7月3日 |
書 度 |
: |
16.5 cm x 22 cm |
頁 數 |
: |
208頁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88484744 |
書 價 |
: |
HK$108 |
返回頁首 |
|
|
|
|
《國家地理雜誌 中文版 2020年6月 No.223隨海冰消失的企鵝》
內容簡介 |
: |
|
【封面故事 隨海冰消失的企鵝】
對皇帝企鵝而言,難以習慣的是海冰減少,甚至是海冰可能消失。海冰為皇帝企鵝提供了穩定的繁殖平臺,以及讓牠們能在周圍水域覓食的基地。整個南極共有54群皇帝企鵝,約25萬6500個繁殖對。儘管成年皇帝企鵝都是游泳高手,牠們還是得在春天到來、海冰融化之前,離開海水、在海冰上養育牠們的雛鳥。
【走上滅絕之路】
由於全球暖化,海冰範圍正在逐漸縮小,使得仰賴冰棚才得以存活的皇帝企鵝可能在未來滅絕。
【二戰最後的聲音】
超過6600萬名男女士兵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服役,另外也有無數平民捲入這場戰事。他們有些人是英雄, 有些人是受害者,還有人曾為法西斯主義者戰鬥。時至今日,他們那個世代雖逐漸凋零,但回憶卻始終深刻。為了紀念二戰結束75週年,《國家地理》雜誌與讀者分享其中一些戰爭最後倖存者的照片與故事。
【原子彈落下時】
在將近75年受到原子彈的爆炸蹂躪後,廣島如今正試著從無法忘懷的過去中邁步向前,不過戰爭的教訓依舊歷歷在目。
【大草原上的分歧】
一項欲恢復美國蒙大拿州中部草原往昔風貌的遠大計畫,在今日世界遭到了抵抗。
【行旅世界】
騰空炫技滑板運動是如何從小眾運動,成為影響世界各地都市面貌和文化的力量?
【哈伯望遠鏡的高妙視野】
這具太空望遠鏡在發射至地球軌道30年後,仍持續揭露深太空的祕密,並且拍攝出令人歎為觀止的影像。
【白鯨的身世之謎】
這隻白鯨接受過良好的訓練而且個性友善。牠會是一隻間諜白鯨嗎?
【約旦壯遊】
約旦步道穿越了這個國家中的著名遺跡,從廣闊的沙漠一路通到紅海。
【與生命相連的海岸線】
丹麥是一個由406個島嶼組成、大部分被海水包圍的國家,擁有各種得天獨厚的海岸線。
|
|
系 列 |
: |
科普雜誌 |
出版 社 |
: |
大石國際文化 國家地理雜誌 |
出版日期 |
: |
2020年6月1日 |
書 度 |
: |
25.5 cm x 17.5 cm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1608262102235 |
書 價 |
: |
HK$63 |
返回頁首 |
|
|
|
|
《昆蟲們超奇葩生活圖鑑》
內容簡介 |
: |
|
水之呼吸 × 水中呼吸
假面變身 × 「變態」變身
別小看昆蟲,牠們的技能並不輸給動漫絕招
而且實在是厲害到奇葩的程度了!
昆蟲究竟是哪裡奇葩呢?
「歷史」造就數量
昆蟲大約誕生於距今4億年前,是比人類誕生、恐龍生存的年代,還要更久更久以前,地球上最早開始在陸地生活的動物,就是昆蟲。在這麼悠久的歷史中,昆蟲不斷進化、改變自己的姿態,在各種地方存活下來。直到現在,地球上所有生物當中,有4分之3是昆蟲。牠們是地球上最繁榮的生物。
驚人的「能力」
看似可怕噁心的昆蟲,在大自然中肩負著「分解」的重責大任,要是沒有牠們,陸地的生態鏈就無法成立了。昆蟲小小的身體裡,還隱藏了非常厲害的能力。比方說:
•投彈甲蟲可以在自己體內製造100℃的有毒氣體
•飛蝗可以跳到自己體長約20倍的高度
•日本大龍蝨靠著身體裡的潛水氣瓶就能在水中呼吸
這都是人類根本不可能擁有的能力,昆蟲只需要一個小小的身體就能輕鬆辦到。
「變身」等級的生長方式
大家千萬不能忘記昆蟲有個驚人的能力,就是叫做「變態」的絕招,會讓幼蟲與成蟲長得截然不同。從卵中孵出來的幼蟲再結成蛹,改造自己的身體,最後蛻變成截然不同的成蟲姿態。這種需要經歷4個階段的成長,稱作「完全變態」:
•家蠶蛾生存力超弱卻被人類飼養500年
•長得像盾的擬蛾大灰蝶幼蟲可以霸占蟻窩吃霸王餐
•粗粒皮竹節蟲斷手斷腳也會在脫皮後再生
其他還有不會成蛹的「不完全變態」,以及外表幾乎沒有改變的「無變態」昆蟲,不過其實大約有8成的昆蟲都是完全變態。
我們需要向「昆蟲」看齊?
只要見識過這些在地求生存已久的昆蟲前輩,就會知道人類還只是菜鳥而已。
這本書會介紹昆蟲的各種生存方式,說不定,你會因為牠們做出和人類一樣的行動而感到訝異。但事實剛好相反,那是昆蟲早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會做的事:
•仿造蚊子的口器研發出不會痛的針筒
•學習蛾類嚇阻天敵的方法在田地架設眼狀驅鳥裝置
•研究蒼蠅的飛行能力研發小型飛行機器人
我們只不過是追隨牠們的腳步罷了。而且說實話,是人類參考昆蟲的能力,才能日復一日研發出琳瑯滿目的商品。
覺得世界上的蟲蟲都很可怕嗎?但昆蟲不只帶來驚奇與感動,而且還啟示了生存的祕訣,這些「厲害」到「奇葩」蟲蟲,會害怕也沒關係,透過可愛的插圖、有趣的文字一起來認識牠們吧!
|
|
作 者 |
: |
監修 須田研司 / 插圖 いずもり.よう |
系 列 |
: |
生活 |
出版 社 |
: |
邦聯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 |
2020年5月27日 |
書 度 |
: |
14.8 cm x 21 cm |
頁 數 |
: |
160頁 |
釘 裝 |
: |
PUR膠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65520021 |
書 價 |
: |
HK$109 |
返回頁首 |
|
|
|
|
《國家地理精工系列:Vespa偉士狂潮》
內容簡介 |
: |
|
身為史上第一款席捲全球市場的速克達,Vespa在1946年誕生時曾面對許多猜疑,因為這個全然創新的車款在當時看來不像摩托車,反而像飛機和汽車的雜交產物。儘管如此,由於完全符合戰後民眾的交通需求,Vespa甫一推出就大獲成功,成為史上第一輛在市場站穩腳步的平價兩輪車。Vespa同時也是一件完美的設計作品,奠定了日後所有速克達的基本型態,注定成為流傳千古的經典符號。
因此Vespa不是普通的速克達──它就是速克達的代名詞,受到全世界的認識與喜愛。很少有一款機動車輛,在經歷眾多危機的衝擊與潮流的改變之下,仍能忠於最初的設計理念而屹立不搖。
本書從19世紀比亞喬公司創立的故事開始,到原型車與品牌的誕生、歷代經典車款──全部出自比亞喬歷史檔案館,以精美照片展現當年出廠時原汁原味的樣式──還有這些車款在賽車場與探險活動中的優異表現,透過電影與流行文化造成的影響,最後並公開最具原創性、絕無僅有的特別訂製車款與改裝車款。
不論你原本就是Vespa的車主或車迷,還是嚮往Vespa所代表的浪漫與自由情懷,這本書都會帶你充分體會一代名車的精髓,並細細品味經典的美好。
-偉士迷必藏經典,超過七十年的傳奇歷史、經典車款、流行文化、探險創舉、廣告行銷案例全收錄。
-Vespa歷代車款圖鑑、性能規格與標準配備項目。
-出自Piaggio歷史檔案館的原始車款圖片,是藏家鑑定的珍貴參考資料。
-黑白或全彩大圖呈現Vespa史上的重要文宣海報,與經典電影劇照。
-Vespa世界紀錄:波瀾壯闊的長途騎行與極地探險。
-全球各地最熱門的Vespa大會師,以及專為Vespa舉行或設立的越野、耐力、競速賽事與項目。
-Vespa衍生作品大賞:極致兇猛華麗的改裝與訂製車款、車身塗鴉與裝置藝術。
|
|
作 者 |
: |
Valerio Boni, Stefano Cordara |
系 列 |
: |
人文藝術 |
出版 社 |
: |
大石國際文化 國家地理雜誌 |
出版日期 |
: |
2020年5月19日 |
書 度 |
: |
28.8 cm x 23.5 cm |
頁 數 |
: |
224頁 |
釘 裝 |
: |
精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578722897 |
書 價 |
: |
HK$400 |
返回頁首 |
|
|
|
|
《國家地理雜誌 中文版 2020年5月 No.222 昆蟲都去那兒了?》
內容簡介 |
: |
|
【封面故事 昆蟲都去那兒了?】
昆蟲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中,這對地球來說可能是場大災難...
生物學家愛德華.威爾森有個著名的說法:假如人類突然消失,地球將「重新恢復到1萬年前富饒的平衡狀態。」但「假如昆蟲消失,環境將崩潰並陷入混亂。」
有人說我們現正生活在「人類世」—這個時代由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所定義。但從許多方面來看,主宰世界的仍是昆蟲。據估計,在任一時間點,都有1000萬兆隻昆蟲在各處飛翔、爬行、盤旋、走動、挖洞與游泳。就物種數量而言,數字也同樣可觀:在所有動物物種中,約80%是昆蟲。牠們維持了這個我們所知的世界:若沒有昆蟲傳粉,從雛菊到山茱萸的大多數開花植物都會滅絕。
因此,科學家在最近觀察的大多數地方都發現昆蟲數量正在減少,這件事是令人震驚和憂心的。在農業地區和城堡峰這類的野外都發生這樣的情況。很可能,這也發生在你家後院。
【隔離的世界】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義大利的此時,米蘭攝影師找到了替自我隔離的人拍攝人像的方法──從遠方遠遠地拍。
【我們為什麼恐慌】
面對未知恐懼會導致我們陷入恐慌──在疾病大流行的緊張時期,我們又該如何保持冷靜?
【斯瓦巴群島之旅】
挪威的斯瓦巴群島以多山的地景和超過3500公里的海岸線聞名,關注的焦點絕對是大自然的美景。
【與自閉症一起長大】
對泛自閉症者來說,工作、愛情與獨立都得來不易。但現在這一切都有開始改變的希望。
找尋自閉症的早期跡象科學家發現,透過早期對腦部進行檢測,有望減輕自閉症造成的影響。
【荒野的夢想】
一對美國夫婦在智利與阿根廷買下100萬公頃土地,然後捐贈成立新的國家公園。
【移動的科學】
動物是如何在生命的過程中發展出移動技巧?
【重建盧安達】
盧安達如今是全球在政治上對女性最友善的國家之一。他們未來還有哪些努力方向?
|
|
系 列 |
: |
科普雜誌 |
出版 社 |
: |
大石國際文化 國家地理雜誌 |
出版日期 |
: |
2020年5月1日 |
書 度 |
: |
25.5 cm x 17.5 cm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1608262102228 |
書 價 |
: |
HK$63 |
返回頁首 |
|
|
|
|
《人類學好野》
內容簡介 |
: |
|
人類學是甚麼?就是學人類啊!
人類,在地球上各處生息。
人類學家,在世界各地的田野中經歷,親身走進他人的生活與生命,
把細碎的日常,拼湊出「人類社會與文化」的大圖畫。
一群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學者,走訪你能想像的各種社群和田野:
在巴基斯坦的市集學寶石切割,到台灣的漁港看海洋生態發展;
在香港的重慶大廈與難民對話,到意大利當華人女咖啡師……
人類生活複雜又「奇怪」,平常中見「異常」,
見微知著,看似瑣碎的情境構成人類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了解其他人類,是要理解,亦為反思。
每個人也可以是人類學家,尋找自己生活中的「人類學感」。
關於人類的,還有很多要學。
-首本香港出版的人類學普及讀物,向讀者介紹較少人了解的人類學之餘,也可以從書中看到各地的文化
-本書行文淺易,沒有艱澀的學術理論,只是說故事式介紹各位人類學家在各地的經歷及觀察
-收錄暢銷書《重慶大廈》作者Gordon Mat-thews有關「香港人身分」的文章,有關訪問於網上熱傳
|
|
作 者 |
: |
黃修瑋 主編 /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學者 合著 |
系 列 |
: |
人類學/社會科學 |
出版 社 |
: |
蜂鳥出版 |
出版日期 |
: |
2020年5月20日 |
書 度 |
: |
15 cm x 21 cm |
頁 數 |
: |
224頁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87992288 |
書 價 |
: |
HK$118 |
返回頁首 |
|
|
[ 上一頁 ] 6 7 8 9 10 11 12 13 [ 下一頁 ] 13頁 之 第 10 頁 (共 128 筆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