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種分類 > 科普讀物 |
 |
|
|
《鳥類的秘密生活》
內容簡介 |
: |
|
我過去大半輩子都沒有注意鳥類。不料到了四十多歲,我變成只要聽到蠟嘴雀鳴唱或鵖鵐高叫就精神一振,或者有人通報附近有金斑鴴就會趕緊去瞧瞧,只因牠是很漂亮的鳥,披著一身純金羽色,一路從阿拉斯加飛到這裡。
每當有人問起鳥類為何對我如此重要,我只能嘆氣搖頭,彷彿要請我解釋為何愛自己的兄弟。不過這是好問題:鳥類為何重要?我的答案可能要從鳥類領域的廣大規模談起。如果你能看盡全世界每一種鳥類,你就看盡了全世界。有羽毛的生物存在於每片海洋的每個角落,以及陸地上無法孕育其他生物的荒涼棲地。
灰鷗在智利的亞他加馬沙漠養育幼雛,那是地球上最乾燥的地方之一;皇帝企鵝在南極洲的冬季孵卵;蒼鷹在德國演員瑪琳.黛德麗長眠的柏林墓園裡築巢;麻雀在曼哈頓的交通號誌上築巢,雨燕在海蝕洞裡,兀鷲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峭壁上,蒼頭燕雀在車諾比。唯一比鳥類分布更廣泛的生命形式是微生物。為了存活於這麼多不同的棲地,全世界大約1萬1000種鳥類演化出極為多元的形式。牠們的體型大至鴕鳥,身高可達270公分且廣泛分布於非洲;小至名稱貼切的蜂鳥,只出現在古巴。牠們的嘴喙或巨大(鵜鶘和巨嘴鳥)、或細小(小嘴刺鶯),或與身體等長(刀嘴蜂鳥)。
有些鳥類比花朵更豔麗,例如美國德州的麗色彩鵐、南亞的古德氏藍喉太陽鳥,以及澳洲的彩虹吸蜜鸚鵡。有些則是幾乎無窮無盡的褐色調,大大考驗著鳥類分類學家的詞彙量:紅棕色、黃褐色、赤褐色、淺褐色、狐褐色。鳥類的行為同樣也十分多樣。有些高度群居,有些反之。非洲的奎利亞雀和紅鶴集結成數百萬隻的群體,鸚鵡用樹枝建立整座鸚鵡城市;河烏則在山澗溪床和水下獨自漫步,漂泊信天翁能張開翼展3公尺的翅膀滑翔800公里,遠離其他的信天翁。我遇過友善的鳥類,像是曾在小徑上一路跟隨我的紐西蘭扇尾鶲;我也遇過暴躁的鳥類,例如智利的卡拉鷹,當時我盯著牠看太久,牠飛撲下來企圖撞我的頭。走鵑會組隊獵殺響尾蛇,由一隻鳥分散蛇的注意,另一隻從後方突襲。
蜂虎吃蜜蜂,刮葉雀拋甩葉子,厚嘴海鴉可潛入水下200公尺深,遊隼在空中俯衝的時速高達385公里。一隻鷯草雀可以終生待在0.2公頃的小池塘邊,一隻深藍色林鶯則可以遷徙到秘魯,一年後再回到先前曾在美國紐澤西州築巢的那棵樹。
|
|
作 者 |
: |
National Geographic |
系 列 |
: |
科普 |
出版 社 |
: |
大石國際文化 國家地理雜誌 |
出版日期 |
: |
2025年6月 |
書 度 |
: |
28 cm x 21 cm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4718009463660 |
書 價 |
: |
HK$100 |
返回頁首 |
|
|
返回前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