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種分類 > 科普讀物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025年09月 No.286 大登月時代》

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 大登月時代】

今年82歲的西爾克是宇宙學的泰斗,早在阿波羅登月任務前就已投身天文物理學領域。他曾針對宇宙起源和位於宇宙核心的謎團,也就是暗物質,做出開創性的發現,他一向不是會誇大其詞的人。他在說的是一項令他著迷的研究興趣:月球經常被忽略的潛力。

西爾克指出,幾十年後,我們將有能力在月球表面架設一座功能強大的望遠鏡,能夠拍攝到比方說40光年外TRAPPIST-1系統內的行星,而且清晰度堪比我們現在看到的火星影像。「我們將能看到森林、山巒,甚至陽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的海洋,」西爾克說,「這太不可思議了。」西爾克所描述的,是用望遠鏡直接拍下外星生命景象。「如果那裡有城市,我們會看到璀璨燈火。」

不可思議的不是望遠鏡,而是月球本身。事實證明,月球是研究太空科學的理想地點――遠比地球更合適,甚至勝過太空本身。因為月球背面完全不受無線電波干擾,而且月球幾乎沒有大氣層,使光學望遠鏡的解析力幾乎不受限制。

這臺能拍到TRAPPIST-1系統內生命的望遠鏡,其實是由大約30座望遠鏡組成,它們排列成圓形陣列並相互連結,形成相當於口徑19公里的一面虛擬巨鏡。這項技術並不困難,早已有研究和論文描述過設計和操作方式。這項計畫也有幾種構想版本,包括把望遠鏡架設在月球隕石坑內,這個構想還有個暱稱:月球超望遠鏡。

這項計畫目前無法實現,是因為月球還欠缺基礎設施。要部署超望遠鏡,得先用火箭將這些小型望遠鏡運送到月球表面。為了確保安全著陸,必須先建造登月平臺,再出動機器人車隊協助卸載設備。陣列中的每一具望遠鏡都必須以絕對精度定位。整套系統的運作仰賴穩定的月球電力(即使在連續14天的月夜也不能中斷),還得配備高頻寬的通訊系統,才能將它拍攝的驚人影像傳回地球。此外,它也勢必需要維修,可能由駐月的太空人執行。

儘管無論從科學或哲學角度來看,這臺能拍攝380兆公里外行星的望遠鏡都魅力無窮,我們也不會僅僅為了一臺望遠鏡就興建整套月球基礎設施――即使它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酷、最重要的望遠鏡。事實上,情況正好相反。超望遠鏡與其他同樣驚人的科學計畫,很可能只是一場新太空競賽的附加成果――這場競賽正迅速升溫,目標是在月球建立一個永久而有功能性的人類據點。

 
系  列 科普讀物
出版 社 大石國際文化
國家地理雜誌
出版日期 2025年9月
書  度 25.5 cm x 17.5 cm
釘  裝 平裝
國際書號 1608262102860
書  價 HK$70
返回頁首
返回前頁
 
 

第 1 位:
 

第 2 位:
 

第 3 位:
點子出版:
《無聊爛GAG怪 3》
 

第 4 位:
 

 

第 6 位:
 

第 7 位:
點子出版:
《無聊爛GAG怪》
 

第 8 位:
點子出版:
《無聊爛GAG怪 2》
 

第 9 位:
 

第 10 位:
 

第 11 位:
亮光文化有限公司:
《點解學校無教過人生意義科》
 

第 12 位:
 

第 13 位:
創造館有限公司:
《九龍城寨之信一傳》
 

第 14 位:
 

第 15 位:
亮光文化有限公司:
《種菜日記》
 

第 16 位:
亮光文化有限公司:
《願我可……》
 

第 17 位:
好年華
Good Time:
《久別重逢 劇作文本》
 

第 18 位:
點子出版:
《Gummy Joke》
 

 

第 20 位:
好年華
Good Time:
《光影芳華》
 
 
(C) Copyright 2025 Global China Circulation & Distribu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泛華發行代理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