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種分類 > 科普讀物
 

《突破預期壽命》

內容簡介  

科學家很懂得怎麼延長小鼠的壽命。以廣泛用在預防器官移植後排斥反應的雷帕黴素(rapamycin),能讓中年小鼠的預期壽命延長達到60%;利用衰老細胞溶解劑(senolytics),能讓老年小鼠在同儕歸西許久之後仍然生龍活虎;此外還有二甲雙胍(metformin)和阿卡波糖(acarbose)等糖尿病藥物,或嚴格限制熱量攝取的方式,以及其餘九十來種干預措施(根據某位生技投資人的統計),都能讓實驗室小鼠在遠超過正常保存期限之後,還在籠子裡活蹦亂跳。而最新的研究計畫,更直接破解老化的程序,重新編程老化細胞,讓細胞回春。

「你如果是小鼠,那可有福氣了,你會有很多方法可以延長壽命,」分子生物學家辛西婭.肯揚(Cynthia Kenyon)這麼說,她在數十年前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催生了當前的長壽研究熱潮。「而且長命百歲的小鼠看起來都很快樂。」

那麼我們呢?科學家能把人類的壽命延長到什麼程度?到哪裡就應該適可而止?從1900年到2020年間,人類的預期壽命延長了一倍以上,達到73.4歲。但這種長足進步是有代價的:慢性病和退化性病例大幅增加,老化仍然是癌症、心臟病、阿茲海默症、第二型糖尿病、關節炎、肺病,以及幾乎所有其他重大疾病的最大風險因子。如果長壽只代表了體弱力衰、無法自理的日子變得更長,很難想像有誰會想要延長壽命。

但是,如果那些小鼠實驗能讓科學家研製出藥物,清除人類老年時在體內引起各種健康問題的分子和生化殘骸,或者研發出新療法,可以減緩、甚至預防體內這種廢物堆積的現象,那麼就會有更多的人能夠健健康康地活到八十多九十歲,不會因為各種病痛,讓長壽變得不盡然是好事。將會有更多人能夠活到一般認為的人類自然壽命的極致,也就是120到125歲。目前能活到接近這個歲數的人少之又少,在工業化國家,大約每6000人中只有一人能度過100歲生日,活超過110歲的人更是每500萬人中只有一人。世界上最長壽的紀錄保持者是法國的珍妮.卡爾門(Jeanne Calment),她於1997年去世,享年122歲又164天。

 
作  者 National Geographic
系  列 科普讀物
出版 社 大石國際文化
國家地理雜誌
出版日期 2025年2月
書  度 28 cm x 21 cm
釘  裝 平裝
國際書號 4718009463639
書  價 HK$100
返回頁首
返回前頁
 
 

第 1 位:
 

第 2 位:
 

第 3 位:
蜂鳥出版:
《佛繫人生》
 

第 4 位:
 

第 5 位:
 

第 6 位:
點子出版:
《無聊爛GAG怪》
 

第 7 位:
好年華
Good Time:
《老店香港》
 

第 8 位:
 

 

第 10 位:
點子出版:
《無聊爛GAG怪 2》
 

第 11 位:
亮光文化有限公司:
《來生再做一家人》
 

第 12 位:
 

第 13 位:
點子出版:
《Gummy Joke》
 

第 14 位:
 

第 15 位:
不一樣的禮物有限公司:
《看我今天怎麼說—故事的故事》
 

第 16 位:
蜂鳥出版:
《香港老舖錄》
 

第 17 位:
 

第 18 位:
 

第 19 位:
大石國際文化
國家地理雜誌:
《教宗方濟各》
 

第 20 位:
 
 
(C) Copyright 2025 Global China Circulation & Distribu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泛華發行代理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