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種分類 > 科普讀物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025年02月 No.279 尋找另一個人族物種》

內容簡介  

寮國的一枚臼齒、西藏高原的一個下顎骨,西伯利亞的一塊小指碎片。科學進展迅速,古遺傳學、蛋白質研究和放射線定年都有所突破,帶來許多小小的發現,也正在重寫我們的演化史。大量的新觀點不只徹底改變對我們人類起源的了解,也挑戰了人類定義的概念本身。

我們所有人(地球上的80億人口)都屬於同一個物種。我們智人是地球上最後的人族。不久之前,科學家普遍認為現代人類從非洲擴散出去的同時,也依循著相對直接的演化進程,那條路徑獨立於其他物種之外,也隱然比較優越。即使到了今日,演化最深入人心的一個形象仍是所謂的「人類進化圖」,這張圖被大量印在T恤和海報上,顯示我們的祖先勇往直前地朝智人推進,身子逐漸挺直,變得高大自負,大步走向未來。

關於演化的思維正經歷天翻地覆的變化,粉碎了那種簡潔、線性的人類起源觀點,開始用更加複雜的理解取而代之。研究者現在知道的是,距今4萬到7萬年之間(也就是我們演化發展中的關鍵時期),世界充斥著各式各樣的人類。智人遷移到歐洲和亞洲各地時遇見了其他人類,有時甚至和他們混種。2010年,瑞典古遺傳學家斯凡特.帕波首度完成尼安德塔人的基因組圖譜,發現了人族物種之間混血的證據。帕波的成果證實,尼安德塔人和智人生育了後代――而基因交換造成了重大深遠的影響。在尼安德塔人滅絕4萬多年後的今日,大部分現存的人類都帶著他們殘存的DNA。但還有誰曾經和我們共享地球?我們和其他這些人類的互動,又是如何塑造了我們自己的演化之路並導致他們滅絕?古人類學家正日益深入這些謎團 ――那也正是迪米特和扎諾里在研究眼鏡蛇洞那顆神祕牙齒時所面臨的謎團。

資訊含量最豐富的一個線索,來自俄羅斯與哈薩克邊界附近的一座西伯利亞洞穴,研究者在那裡找到一根小指的碎片,不比一顆豌豆大。丹尼索瓦洞穴內溫度極低,因而保存了在那裡發現的尼安德塔人化石內的古老DNA。不過這塊超過6萬年的小指骨頭不一樣。帕波和他的團隊分析骨頭的DNA後獲得了驚人發現――這塊化石屬於完全未知且已消失的人類物種。帕波的團隊把他們命名為丹尼索瓦人,這是第一個完全由DNA辨識出的人類群――專家稱這種完全不知其形態特徵的物種為「幽靈物種」。丹尼索瓦洞穴裡還有其他帶有這個物種DNA的化石,包括一個女孩的骨頭,她的父親是丹尼索瓦人,母親是尼安德塔人――是至今唯一發現的第一代混種人族。

遺傳學家藉由這個手指碎片,追蹤世界各地從冰島到祕魯的現代人口中的丹尼索瓦人DNA,最後發現在距離丹尼索瓦洞穴8900公里之遙的巴布亞紐幾內亞人口中,丹尼索瓦人的DNA含量特別高。幾乎可以確定的是,智人和丹尼索瓦人與尼安德塔人都曾混血,並且把他們的DNA帶到了地球各地。古人類學家現在認為,這些「基因流動事件」並不是特例,而是演化的重要驅動力,幫助智人適應新環境,也讓我們大多數人和滅絕的古人類群之間有直接的生物學連結。

 
系  列 科普讀物
出版 社 大石國際文化
國家地理雜誌
出版日期 2025年2月
書  度 25.5 cm x 17.5 cm
釘  裝 平裝
國際書號 1608262102792
書  價 HK$70
返回頁首
返回前頁
 
 

第 1 位:
 

第 2 位:
點子出版:
《無聊爛GAG怪 2》
 

第 3 位:
不一樣的禮物有限公司:
《看我今天怎麼說—故事的故事》
 

 

第 5 位:
 

第 6 位:
點子出版:
《無聊爛GAG怪》
 

第 7 位:
 

第 8 位:
蜂鳥出版:
《香港老舖錄》
 

第 9 位:
 

第 10 位:
 

第 11 位:
點子出版:
《Gummy Joke》
 

第 12 位:
 

第 13 位:
 

第 14 位:
白卷出版社:
《香港散步學》
 

 

第 16 位:
亮光文化有限公司:
《出走旅館時光》
 

第 17 位:
蜂鳥出版:
《旅行知埞》
 

第 18 位:
 

第 19 位:
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
《香港街市海魚圖鑑》
 

第 20 位:
 
 
(C) Copyright 2025 Global China Circulation & Distribu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泛華發行代理有限公司版權所有